一、教唆犯應負什么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第29條的規(guī)定,確定教唆犯的刑事責任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1、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這是對教唆犯處罰的一般原則,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從犯。
2、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刑法之所以這樣規(guī)定,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青少年,防止壞人唆使和利用青少年進行犯罪活動,因為不滿18周歲的人,思想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容易聽信壞人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對于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從重處罰,是完全必要的。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種情況在刑法理論上稱為教唆未遂。因為被教唆的人沒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預期的教唆結果沒有發(fā)生。這在主觀上表現為教唆沒有得逞,在客觀上表現為教唆犯的犯罪構成要件還不完全齊備。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沒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國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應視為教唆未遂。
二、 怎樣認定教唆犯
教唆犯由于本人并不親自實行犯罪,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比較難以認定。在認定教唆犯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把教唆他人犯罪與向青少年灌輸腐朽沒落的思想意識區(qū)別開來,在認定教唆犯時嚴格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
向青少年灌輸腐朽沒滿的思想意識是對青少年的一種腐蝕,青少年在這種思想意識的毒害下,腐朽思想惡性發(fā)展,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走上犯罪道路。但向青少年灌輸腐朽沒落的思想意識的行為,還不是直接教唆他人去實施某一種犯罪,因此,這種行為不能視為教唆犯罪的行為。
2、把教唆犯與以教唆的方式實行的犯罪區(qū)別開來,在認定教唆犯時嚴格劃清此罪與彼罪的界限。
所謂以教唆的方式實行的犯罪,是指刑法分則把某些教唆行為直接規(guī)定為犯罪,例如,刑法第353條規(guī)定:“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征刑、拘投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懲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外罰金”,這一犯罪,雖然也采用了教唆的形式,但由于我國刑法鑒于這些行為的特點及其嚴重的危害性,已經將其規(guī)定為獨立的犯罪并規(guī)定了相應的法定刑,因而在認定教唆犯的時候,就不能將這些犯罪混同于教唆犯罪。
3、把教唆犯與教唆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犯罪區(qū)別開來。
教唆犯教唆的對象,必須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如果教唆不滿14周歲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法律規(guī)定以外的犯罪,或者教唆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根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由于這些被教唆的人不負刑事責任。
因此,在這些情況下,教唆犯和被教唆的人之間不發(fā)生共犯關系,教唆犯應對其利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所實施的犯罪承擔全部刑事責任。
關于教唆犯其實與那種傳授他人犯罪方法的情況比較類似,但有些時候并不會認定為傳授犯罪方法罪,主要還是考慮到了實際的情節(jié)不同。在對教唆犯進行處罰之前,要先了解清楚如果被教唆的人實際并不構成該罪的話,那么教唆之人就會可能被認定為間接正犯。比如,教唆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盜竊,此時教唆的人可能就會構成盜竊罪的間接正犯。
教唆犯處罰原則是什么 教唆犯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傳授犯罪方法罪與教唆犯罪的區(qū)別
教唆犯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投訴執(zhí)法局
2021-02-27合同蓋手印用哪個指頭
2021-03-12刑事案件告狀書怎么寫
2021-02-06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企業(yè)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撫養(yǎng)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房地產開發(fā)流程是什么
2021-02-12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