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給我們大家提供了許許多多的便利,但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安全隱患,甚至對我們的人生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網絡暴力在近幾年來引發了大多數人的關注。我們在遭遇網絡惡意誹謗之后該怎么辦呢?話不多說,現在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通過小編的講解,大家能夠對這方面的知識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
我們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那些在網絡上任意誹謗他人的人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就這樣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到法律的保護,不允許任何人誹謗,侮辱他人的名譽。被害人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毀壞其名譽,停止對其造成影響,并對受害人進行賠禮道歉等。
必要的時候,侵權人應該對被害人進行賠償。如果侵權人的行為比較嚴重,比如任意捏造散布虛假不實的消息,貶低他人的人格。這個時候侵權人會被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被管制拘役,更嚴重的還會被剝奪政治權利。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國法院處理的都是經由被害人主動申請告發的。
但如果侵權人嚴重危害到了我國的社會秩序,嚴重損害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引起群眾公憤,法律不會坐視不理的。如果被害人無法提供相關的證據或者是提供證據有所困難,人民法院可以幫助被害人要求相關的公安機構進行協助。被害人的親朋好友如果發現被害人受到了侵權人的威脅恐嚇,可以替被害人向法院起訴。
我國的《老年法》有一條是這樣規定的:如果有人公然侮辱老年人,用暴力或者是其他非法的手段虐待老年人,誹謗老年人。情節較輕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情節非常嚴重的,則會追究其刑事責任。無論是哪一種形式,侮辱、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都會被判處侮辱罪或者誹謗罪。
我國相關法律還這樣規定:如果誹謗信息被點擊游覽次數超過5000次,被轉發次數超過500次。這個時候就代表著情節十分嚴重,是可以構成誹謗罪的。如果侵權人,他的主觀目的就是為了惡意誹謗他人,情節嚴重,并在客觀上造成了損害,那么他會被判除誹謗罪。如果侵權人,他的主觀目的并不是為了惡意誹謗他人,他只是不明真相的轉發者,那么就不會構成犯罪。
以上就是相關內容,當然,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請教相關的律師。
誹謗恐嚇威脅罪名怎么成立的?
侮辱罪和誹謗罪相同點是什么
網絡誹謗怎么認定侵權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姘居和事實婚姻有什么不同
2021-03-07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