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有何區別
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這三種裁判結果在我國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訴訟中均存在,它們的共同之處是:都標志著原告敗訴,應當向當事人送達裁判文書,當事人享有對裁判不服的上訴權。正因為他們的這些相同之處,才使得許多當事人搞不清這三者之間的區別,甚至混為一談。應該說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性質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是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即沒有起訴權,而駁回訴訟請求是原告喪失了實體權利,也就是無勝訴權;
2、適用法律不同,不予受理、駁回起訴主要適用的是程序法,而駁回訴訟請求既可以適用程序法,也可以適用實體法;
3、適用階段不同,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通常在人民法院立案前或立案后訴訟程序剛開始階段適用;駁回訴訟請求則是在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規定的訴訟程序審理完畢階段適用;
4、采用的裁判形式不同。不予受理、駁回起訴是對程序意義上訴權的確認,采用裁定形式,駁回訴訟請求則是實體意義上訴權的確認,必須采用判決形式;
5、上訴期限不同,不予受理、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當事人均可以提起上訴,但上訴期限前者為10日,后者為15日;
6、案件受理費不同,裁定不予受理、不收訴訟費,已收取應全額退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訴訟費用由起訴方負擔。
駁回起訴的情形
第一?、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必須有明確的訴訟請求,且該訴訟請求應有具體的事實、理由支持。但立案庭在受理案件時,并不可能對原告陳述的“事實”作實質性的審查,該“事實”實際上尚處于一種待定狀態,與通過開庭審理后查清的據以作出裁判的事實未必一致。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民事訴訟基本原則,原告有責任對自己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否則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如果在審理過程中,原告不能提供證據,而人民法院依職權也調取不到支持原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的證據時,則應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以保護被告的合法權益。
第二?、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法律依據
只有有法律依據的訴訟主張,人民法院才能予以保護,沒有法律上的支持,法院則必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例如原告的訴訟請求超過了被告依法應承擔的責任部分,因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其超過部分的訴訟請求將被駁回;另如被告依法應承擔某種責任,而原告卻提出要其承擔他種責任的。對這些類似情形,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有關被告應承擔何種民事責任的條款,在判決被告承擔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時,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第三、原告錯誤地主張法律關系
錯誤主張法律關系是指原告在起訴時提出的訴訟請求與案件事實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法律關系。由于當事人不可能都具備較深的法學理論水平,往往對案件事實的法律關系性質難以確定,通常是以常理認為而向法院提起訴訟,因而不可避免提出錯誤的法律關系主張;這種錯誤的法律關系主張將因案件本身事實證據與訴訟請求不具關聯性,而導致原告必然敗訴,其訴訟請求必然被駁回。
第四、原告超過訴訟時效提起訴訟
對于訴訟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之一百九十九條均有詳細的規定,即“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后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第一百九十七條?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訴訟時效屆滿后(包括特殊訴訟時效),原告喪失的僅為勝訴權,并未喪失程序上的訴權。
民事案件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1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符合該法第108條的起訴,必須受理;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1)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2)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愿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4)對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5)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訴處理,但人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6)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7)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有何區別”問題進行的解答,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的區別包括性質不同、適用法律不同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企業拆遷補償申請報告
2021-01-17商業拆遷的補償就要高一些嗎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