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
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管制刑的特點即對犯罪人不予關押,僅限制其一定自由所決定,故無適用緩刑之必要。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二、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
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三、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
要想適用緩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若不能滿足規定的條件,法官也是不會枉法裁判適用緩刑。而從適用緩刑的刑罰要求上來看,若是僅僅判處附加刑或者判處的主刑是管制、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話,那必然是不符合對象要求,即使滿足其他的條件,此時也不能被宣告緩刑。
共同犯罪中主犯可以判緩刑嗎
監外執行緩刑哪個好一點?
管制可以適用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業委會委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1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股權質押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8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應注意什么以及留學保險有哪些
2021-01-21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