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備犯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22條第2款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具體應注意兩點:
1、在使用罪名時,應在罪名后加括弧標明預備形態問題,如“搶劫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形態也應如此,如搶劫罪(未遂)、搶劫罪(中止)。下文不再贅述。
2、對預備犯原則上應予以從寬處罰。但是刑法對預備犯規定的處罰原則是得減主義。即審判人員可以予以從寬處罰,也可以不予從寬處罰。此外,對既遂犯是予以從輕處罰,是減輕處罰,還是免除處罰,也由審判人員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決定。
3、應注意犯罪預備與刑法第13條“但書”的關系。犯罪預備的成立以犯罪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為前提,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屬于刑法第13條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情況的,應依法不認為是犯罪。
二、犯罪預備的行為有哪幾種
下列行為屬于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的行為:
(1)準備用以殺傷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的,如購買匕首、尋找棍棒、繩索等;
(2)準備用以排除犯罪障礙的器械物品的,如準備斧頭砸門,準備鋸錯撬鎖等;
(3)準備用以到達或逃離現場的交通工具的;
(4)準備用以接近犯罪對象的工具的,如準備翻墻用的梯子。
下列行為屬于為了犯罪創造其它便利條件的行為:
(1)事先踩點,調查犯罪現場,調查被害人行蹤等;
(2)到達現場等候被害人的到來;
(3)勾結、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現實生活中,犯罪預備行為并不限于上述幾種。
犯罪預備一般是發生在犯罪行為尚未著手之前,往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至于出現這樣的停止形態,通常是因為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并不是出于自身想要停止犯罪。雖然這也是一種犯罪未完成形態,但按照規定也是會對行為人追究責任,不過此時卻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河道整治拆遷的實施主體是誰
2021-03-12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需要多久
2021-01-02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正在建造中的房屋可否作抵押物?
2020-11-13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購二手房改房拆遷利益有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