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負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1、在我國,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造成他們人身損害或者財務損害等一般有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賠償損失。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只有犯下列刑事罪名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理原則有什么?
1、從寬處理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說,不滿十八歲是一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的幅度,則根據具體案件確定。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
我國未成人保護法第38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地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4、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的原則
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除保障其享有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作為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以外,還要注意認真落實其作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別權利。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犯罪領域一個特點就是犯罪年齡低齡化,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頻頻發生。根據刑法規定,未成年人年滿十六周歲的,犯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達不到這個年齡,則必須觸犯嚴重人身傷害犯罪才能立案,比如故意殺人、搶劫或者強奸犯罪的。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嗎?以后還能查到嗎?
未成年人在學校受到傷害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官司打輸了再上訴還交律師費嗎
2021-03-15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需什么手續
2020-12-29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