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是那些
根據法律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慶幸有以下幾種: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根據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刑法規定了對于刑事犯罪的追訴期限: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超過上述法定追訴時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這種特赦命令具有終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以被害人提出告訴為前提。被害人沒有提出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對這類案件的追究就失去了法律基礎。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法實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責任已經沒有意義,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對于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具體說來,在立案階段,人民法院發現自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不予受理。公訴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應作出不立案的決定。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于上述第一種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宣告無罪。對于其他幾種情形,一般應以裁定終止審理。不過,根據已經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已經死亡的被告人無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
(一)免于處罰的情形
1、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2、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3、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4、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7、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8、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的區別
不追究刑事責任:是因為立案后經偵察后確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案件就此終結。
免于處罰:是有刑事犯罪的發生,但因其他法定情形,如行為人不滿14周歲或不滿16周歲等,作出的一種處理結果。
綜上所述,對于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一般都是在法律中規定了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下,而對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情況下,不構成犯罪肯定是不會追究刑事責任的,或者是有特赦令免除刑法的。
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不予批捕還追究刑事責任嗎?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有什么區別,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書拿到下步該怎么辦
2021-02-25拆遷糾紛一般往哪個部門反映合適
2020-12-18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