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工傷糾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無法得到確認引起的。勞動者發生工傷,必然要由用人單位承擔一定的賠償,但如果用人單位主張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員工只能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申請確認雙方的勞動關系。我們知道,勞動仲裁是有一定的時效限制的,那勞動仲裁確定勞動關系有時效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勞動仲裁確定勞動關系有時效嗎?
根據民法理論,“訴”有三類:確認之訴、給付之訴和變更之訴,在這三類“訴”中只有給付之訴和變更之訴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確認之訴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雖沒有明確規定勞動關系確認是否適用仲裁時效,但按照民法理論中確認之訴不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的法理精神,確認勞動關系案件應不受仲裁時效的限制。
(一)從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規定看,勞動關系確認不適用仲裁時效制度
仲裁時效制度規定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同時,對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作出了不受一年訴訟時效期間限制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6]6號)第一條對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和適用仲裁時效問題作了進一步的界定,但未對確認勞動關系是否適用一年時效問題予以明確。《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三十條規定,“仲裁委員會對符合下列條件的仲裁申請應當予以受理,并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向申請人出具受理通知書:
(一)屬于本規則第二條規定的爭議范圍;
(二)有明確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三)在申請仲裁的法定時效期間內;
(四)屬于仲裁委員會管轄范圍。”又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第一項規定,確認勞動關系爭議屬于勞動爭議。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勞動者申請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在時效期間進行審查的前提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若勞動者只申請勞動關系確認,并不存在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問題,那就不符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第一項規定的 “爭議”問題,當然也就不適用仲裁時效的相關規定。因此,確認勞動關系雖屬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但卻不適用仲裁時效的相關規定。
(二)從民法原理分析,勞動關系確認不適用仲裁時效制度
勞動爭議在救濟途徑上是民事處理的前置程序,其相關規定應適用民法的一般原理。第一,從民事訴訟的角度講,確認勞動關系是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這一法律關系的確認,屬于民訴中的確認之訴,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第二,確認勞動關系只是對法律關系的確認,并沒有權利義務被侵害的情形,盡管一方當事人申請確認勞動關系是為了進行下一步的權利維護。第三,申請確認勞動關系與將要進行的權利維護是兩個訴,不能將下一個訴求中應該適用的法律規定放到確認之訴中適用,因為申請人提出確認請求不是在行使請求權,也不存在義務人履行義務的問題。
(三)從仲裁實踐看,勞動關系確認若適用仲裁時效制度將產生難以逾越的法律障礙和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
仲裁實踐中,確認勞動關系涉及社會保險繳納、職業病診斷、工傷認定等勞動者權益的維護,若勞動關系的確認適用仲裁時效的制度規定,將會帶來社會不公,不能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二、如何確認雙方的勞動關系?
1、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2、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事實上,確定雙方的勞動關系并不適用于勞動仲裁的時效性規定,確認勞動關系的目的是使勞動者的權益可以得到維護,一旦有時效性規定,對于勞動者來說顯然有失公平。事實上,目前還有許多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從而導致勞動者在維權時舉步維艱,所以勞動者在平時一定要注意收集確定雙方勞動關系相關的憑證,一旦雙方發生糾紛,這些憑證將會給勞動者帶來莫大的幫助。
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年最新工傷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本
勞動仲裁程序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