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很多刑事犯罪都是由特殊的犯罪主體構成的,包括挪用資金罪、職務侵占罪以及貪污罪等等,我們一般稱這些犯罪為特殊主體的犯罪。而我們經常聽說的瀆職罪,其實也是一類特殊主體的犯罪,那么瀆職罪的主體包括哪些呢?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了解。
一、瀆職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的《關于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首次明確瀆職罪主體涵蓋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由于刑法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罪之外還于第一百六十八條規定了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的失職、濫用職權犯罪,實踐中對于該立法解釋規定的“組織”是否包括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存在不同意見。負責人說,經研究,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條與立法解釋的規定并不沖突,前者針對企業管理事務,后者限于國家行政管理事務。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是指嚴格意義上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就是按照憲法的規定,屬于國家機構序列的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及監獄。這些機關,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屬于國家機構,是屬于當然的國家機關,其從事公務的人員,在行使國家權力時,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依照刑法關于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2、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此類人員是指一些法律、法規授權在某些領域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某些非國家機關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缎姓幜P法》第17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在一些法律、法規中規定了一些并非屬于國家機關的單位,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如《保險法》規定,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這項權力根據該法律規定應由中國人民銀行行使,可是為了加強對保險業的管理,專門成立了保監會,由保監會負責監督管理,但保監會并非國家機關。雖然法律授權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主體由過去的國家機關變為現在的非國家機關的組織,但從職權的性質和權限上講,仍屬于國家管理職權的一部分。其從事公務的人員,在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按照解釋規定就成為了瀆職罪的主體,諸如此類,如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證監會、氣象局、地震局、電力公司、航空工業公司、郵電公司等非國家機關的組織和單位都在法律、法規的授權下,行使一定的國家行政管理職權其從事公務的人員,都可構成瀆職罪的主體。
3、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行政處罰法》第18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給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受委托組織中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處罰。在實踐中,一些國家行政機關將部門行政處罰權進行了授權。如地方的衛生行政部門委托衛生防疫站對食品衛生經營進行監督管理,文化部門委托事業單位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負責文化娛樂的監督管理,交通部門委托事業單位交通運輸管理站負責交通及交通經營的管理,林業主管部門委托林場等公司單位負責對林業經營的監督管理等諸如此類,上述部門屬不屬于國家機關,但受國家機關委托行使著國家機關的權力,按照解釋,其從事公務人員在代表國家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就構成了瀆職罪的主體。
4、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主要是指那些雖不屬于國家機關正式在編人員,但在國家機關中行使國家機關職權的人員。其“身份” 不屬于國家正式干部編制,但在實際上卻行使著國家機關在編人員同樣的職權。主要如公安機關、獄政管理部門聘用的合同制民警、國家機關中未列入正式編制的借調人員、工人等。雖然此類人員在“身份”上不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從其從事的公務活動來看,代表著國家行使職權,符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本質特征。按照解釋規定,此類人員屬于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行使國家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就成為了瀆職罪的主體。但必須是從事公務活動時,才能成立瀆職罪的主體,否則,不是從事公務,而是從事勞務等工作則不能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待。即使有犯罪行為,也不能按瀆職罪追究刑事責任。
5、其他人員。
主要是指在《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中,個別罪名規定的可以由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構成的犯罪。如泄露國家秘密罪?!缎谭ā返?98條第2款規定: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規定酌情處罰。可見非特殊主體,即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可成立瀆職罪的主體。
根據上文的表述,相信此時大家已經清楚瀆職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了吧,說的簡單點主要就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了一些在國有事業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
瀆職罪的追訴時效如何計算
瀆職罪的種類有哪些?
瀆職罪的起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辨別連鎖加盟項目的真假騙局
2021-01-18個人合伙協議約定有效,應當承擔支付退伙人投資款和利潤責任
2021-03-21怎么查合同有沒有解除
2020-11-25行政案件律師收費標準
2021-01-09給別人做擔保算負債嗎
2021-03-10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生產線外包
2020-11-11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