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當中,當大家遇到一些天災人禍的時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很可能會采取緊急避險。但是在某種情況下,因為自己的緊急避險,也會給單位或者公司帶來一些損失,所以說為了解決這種民事糾紛,其實我國對于緊急避險也是有著法律條文進行約束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民事上的緊急避險的相關法條是什么?
一、民事上的緊急避險的相關法條是什么?
1、構成要件:
①本人或者他人的生命、身體、自由、財產或者社會公共財產遭受正在發生的“急迫危險”。
②具有“避險目的”。即避險人主觀上是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體、自由、財產或公共財產上之急迫危險而采取避險行動。
③避險行為具有“必要性”。
④避險行為具有“相當性”。緊急避險行為不應超過必要的限度。一般指所加于他人的實際損害,不超過所避免的危險可能造成的損害程度。
2、緊急避險的法律效果:
(1)因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限度,構成“避險不當”。由緊急避險人 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2)避險適當的,因避險造成的損害按照以下規則承擔:
①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賠償責任。引起險情的人是否具有過錯,在所不問。
②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可以適用公平責任,又受益人適當補償。
二、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129條 緊急避險
第一百二十九條【緊急避險】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相關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法(辦)發〔1988〕6號)
因緊急避險造成他人損失的,如某險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為人采取的措施又無不當,則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要求補償的,可以責令受益人適當補償。
以上資料就是小編針對,民事上的緊急避險的相關法條是什么的詳細介紹。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出,因為緊急避險而造成一定損失的情況下,由引起險情情況的人進行承擔損失。但是如果是因為自然災害導致大家進行緊急避險的話,對所造成的損失是不予承擔的。緊急避險也是為了進行自我保護,在法律當中是受法律保護的。
緊急避險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認定事故責任?
緊急避險交通事故判決書
民事糾紛怎么處理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自訴案件的受案范圍有什么
2021-02-04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