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非法集資行為愈演愈烈,嚴重擾亂了國家的正常金融秩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坑害了廣大民眾、法人及組織,危害性極大,行為極其惡劣,非法集資活動往往規模大,影響的人員眾多,資金無法收回,對社會治安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非法集資兩大罪行的量刑標準。
非法集資兩大罪行的量刑標準如下:
1、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出自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該罪的行為主體具有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體性的統一。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制度。存款是指存入金融機構保管并可以由其利用的貨幣資金或有價證券,它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的主要來源。
2、集資詐騙罪
集資詐騙罪出自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在通常情況下,這種目的具體表現為將非法募集的資金的所有權轉歸自己所有、或任意揮霍,或占有資金后攜款潛逃等。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非法集資兩大罪行的量刑標準中,前者較后者量刑要重許多。因為前者從主觀上看主要有詐騙、欺騙、轉移、揮霍資金的動機,沒有還款的意愿,而后者有還款意愿,只不過從事是的非法金融活動,它的行為已構成了違法,所以從量刑上還需依據其對“集資所得”的處置方式來判定。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資糾紛后如何寫仲裁申請書
2021-03-22處理人事爭議案件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2020-12-17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