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非法集資的案例有很多,非法集資案中集資數額的認定是多少了?一般都是宣稱低投資,高收入,風險低。那到底多少金額才能構成非法集資案的成立了?非法集資案又有哪些常見的案例了?非法集資案例又有哪些特征了?接下來律霸小編帶您了解非法集資案,讓您避免這種的詐騙。
1.構成非法集資的金額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只有具備一定的數額或情節才能構成犯罪。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制定發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二十八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擾亂金融秩序情節嚴重的情形。”
2.構成非法集資的構成要件
犯罪構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據,是對犯罪主體追究刑事責任的根據。因此,在我國現行《刑法》中設置非法集資罪,必須進一步分析論述其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這里要特別強調法律擬制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單位(既可以是一個單位單獨實施,也可以是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通過《刑法》來規范。
(二)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資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在單位進行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故意體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單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嚴格區別于單位成員個人的認識和意志。
(三)犯罪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資本的運作過程,即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將不特定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他們成為形式上的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往往是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四)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依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行為。主要是以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
3.主要特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實施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所列行為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的規定,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一)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三)攜帶集資款逃匿的;
(四)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
(六)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
(七)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
(八)其他可以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資詐騙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應當區分情形進行具體認定。行為人部分非法集資行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對該部分非法集資行為所涉集資款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非法集資共同犯罪中部分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集資款的共同故意和行為的,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為人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非法集資案中集資數額的認定是以非法目的收入20萬時便構成了非法集資罪,而當集資用于非法犯罪,非正常生產經驗活動時,便形成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非法集資的情形有很多種,現如今非法集資案使用互聯網詐騙的形式比較常見,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房屋征收的拆遷補償方案有哪幾種
2020-11-25房屋拆遷可以拿到的補償款怎么計算
2020-12-26公房拆遷哪些人屬于安置對象
2020-12-22動遷房查封怎么提出執行異議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