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在法律出現的早期,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并沒有明確的區分。尤其是我國古代法律體系具有刑民一體的特點,刑事犯罪與 民事違法是交叉在一起的。在西方,羅馬法時期有了公法和私法 之分,犯罪行為和侵權行為也逐漸有了區別。侵權行為與犯罪行 為都是違法行為。不過侵權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是刑 事違法行為,二者在行為構成上和違法性上都有著本質的不同。 具體而言,侵權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可以體現在五個方面:
行為性質不同。侵權行為具有民事違法性,而犯罪行為具 有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懲罰性。
行為侵害客體的范圍不同。犯罪行為侵犯的客體要比侵 權行為侵害的客體更廣泛,不僅包括后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 還包括其他一些受我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
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也不同。犯罪 行為必須具有社會危害性,這是構成犯罪的實質要件。而侵權行為造成的危害往往只是及于個體或集體,一般不會強烈到波及社會。
行為人的主觀要件不同。犯罪行為要求行為人的主觀惡 性達到一定程度,即必須要具備故意或者過失。一般侵權行為的 主觀要件是過失。如果是故意,則需要考慮危害程度,如果危害達 到刑法規定程度則有可能認定為犯罪行為。
行為后果不同。侵權行為依照本法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 應當承擔的是相應的民事責任,承擔責任的形式包括損害賠償、停 止侵害、消除危險等。犯罪行為是依據刑法規定承擔相應的刑罰 的刑事責任,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刑罰,包括拘役、管制、有 期徒刑直至死刑。
二、構成侵權責任應具備的條件
構成侵權責任必須具備的條件,即行為人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的條件。侵權行為有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之分。就一般侵權責任而言,必須具備以下四個要件才能構成: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即必須在客觀上造成財產損害或精神損害;
2、行為具有違法性,如因合法行為造成損害,則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不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如行為人主觀上無過錯,則不承擔責任。特殊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不須完全具備上述要件,基于法律的特別規定或具備一定的特殊條件即可成立。
侵權行為在現實生活當中時常發生,比如說侵犯我們的人身或者是財產權利,都是屬于侵權行為,但是他和犯罪行為存在著本質上面的區別,從性質上來說,一個是違法,一個是犯罪,并且侵犯的客體的范圍也是存在著差異的,犯罪行為固然要廣泛一點。
學校侵權行為有哪些
產品侵權行為的具體形式有哪些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及抗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自己的房屋只有一部分在拆遷范圍內,這樣合理嗎
2020-12-10農村老屋拆遷補償與戶口有聯系嗎
2021-01-11拆遷戶能買農村房子嗎
2020-12-20女方拆遷分好后二年男方戶口遷入,還能不能分到房子
2021-02-02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房產證呢
2020-11-19拆遷房屋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9簽訂征地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7廣州舊城改造還缺公共協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