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蹲點屬于犯罪預備嗎?
蹲點屬于犯罪準備階段,為接下來的犯罪做工作,屬于犯罪預備。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
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例如為實施入戶盜竊而事先練習爬樓入窗技術
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
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
5、出發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
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偵查追蹤的計劃,等等。
二、對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綜上所述,有的不法分子在著手犯罪之前要蹲點、跟蹤被害人行蹤,這是犯罪預備行為的體現,和準備作案工具一樣,都是犯罪預備階段。對于犯罪預備中的嫌疑人,也應該追究刑事責任,但是處罰要從輕,不能按照犯罪既遂來處理。
犯罪預備的特征包括哪些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哪些事兒隱名股東如何正名
2021-02-10談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初步的監管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25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