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原告:魯*明。
被告:武*芬。
被告:唐*賢。
被告唐*賢、武*芬系姑嫂,被告唐*賢與其哥、嫂在易門縣綠汁鎮易都廠村打工。因被告武*芬與原告魯*明于2006年4月24日產生矛盾,被告武*芬遂教唆被告唐*賢于同月28日20時37分向易門縣公安局綠汁分局報案,稱原告魯*明于2006年4月19、23日兩次強奸被告唐*賢。易門縣公安局于次日立案偵查,并于當日14時30分至17時20分對原告魯*明進行了訊問,同日以案件事實不存在撤銷了該案。5月17日易門縣公安局以易-公(治)決字[2006]第102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被告武*芬“教唆唐*賢于2006年4月28日到公安機關捏造其2006年4月19日和4月23日先后兩次在易都廠村新房子處被魯*明強奸的事實,以達到誣告陷害魯*明的目的”,給予被告武*芬行政拘留六日的處罰,同時亦以易-公(治)決字[2006]第104號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被告唐*賢“受武*芬的教唆于2006年4月28日到公安機關捏造其2006年4月19日和4月23日先后兩次在易都廠村新房子處被魯*明強奸的事實,以達到誣告陷害魯*明的目的”,給予被告唐*賢行政拘留五日(不執行)的處罰。原告魯*明于2006年6月9日以訴稱中的事實理由向法院起訴,庭審中其改變訴訟請求,只要求二被告賠償名譽損失費7000元并公開賠禮道歉。
原告魯*明訴稱,兩被告共謀向公安機關誣告原告強奸唐*賢,導致原告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要求兩被告連帶賠償原告名譽侵權精神損失費20000元并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被告武*芬、唐*賢未提出答辯。
【裁判要點】
經法院審理認為,公民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損害公民的名譽。被告唐*賢捏造事實向公安機關控告原告魯*明對其實施犯罪行為,客觀上對原告魯*明的名譽權構成了侵權,對原告魯*明的人格造成了一定損害,被告唐*賢在實施本案民事侵權時為十六周歲以上未滿十八周歲,但其在外打工、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應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承擔與其行為相應的民事責任。被告武*芬教唆被告唐*賢實施侵權行為,系共同侵權人,亦應承擔相應的連帶民事責任。原告魯*明要求被告唐*賢、武*芬承擔名譽侵權的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法院予以支持,根據被告唐*賢、武*芬的過錯程度、侵權的手段、場合、方式、造成的后果和經濟能力及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原告魯*明要求賠償名譽損失費7000元的主張過高,法院不予完全支持,其應負擔因過高訴訟請求而產生的訴訟費用。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第一百二十條一款、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二十條第一百三十四條一款(七)、(十)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48條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一款(二)項、第八條二款、第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唐*賢、武*芬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連帶賠償原告魯*明精神撫慰金2000元并向原告魯*明書面賠禮道歉。
【爭議焦點】
本案中兩被告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
【法理評析】
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屬于人格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這體現了法律上對公民名譽權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車禍賠償
2021-01-14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中國保監會關于2005年下半年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有關事項的
2020-12-21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無證房拆遷補償比有證房屋低很多怎么辦
2020-11-26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商鋪拆遷,拆遷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訂
2021-02-07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