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和解協議未約定債務能否再起訴
可以,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離婚之后對方不肯一起承擔,可以起訴一起承擔。
《婚姻法》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二、夫妻離婚后債務如何分割
(一)若該筆債務是原夫妻一方個人債務,即使該債務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負,則該債務在離婚后仍應由其個人來負責歸還,法院在審理中可只列該個人為被告,判決其承擔償還。
這種情況應符合以下條件:
1、債務是原夫妻一方個人獨自所負,其配偶及其子女都不知道,也不同意,更沒有與其一同前往借債;
2、借到的款項或所負的債務,都由其個人使用,且用于其私人為目的,而沒有用于家庭的有關開支。如將該款用于贈與,或請其朋友吃喝玩樂,或用于賭博、吸毒等;
3、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該款系個人獨自所借(如個人出具借據等)及用于其個人使用。在訴訟中,證明系個人債務一般應由債權人負舉證責任,證明用于其個人使用一般應由其配偶負舉證責任。
(二)若該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則該債務的承擔應根據夫妻離婚的方式和對債務的約定或規定來確定由一方或雙方來承擔。
1、約定共同承擔
對協議離婚時約定債務均由雙方共同負擔,或對共同債務的負擔未作明確約定,則該債務應由原夫妻二人共同負擔。審理中應列二人為共同被告,判令二被告共同償還債權人的債務。執行中既可對二被告執行,也可對其中一個被告執行。該被告償還全部債務后,有權要求另一被告承擔相應的債務份額。
2、協議分擔
如協議離婚及法院調解離婚中對債務的承擔作了分擔,即由原夫妻二人各負責其中的一筆或幾筆債務的,則該債務應由約定償還人予以歸還,但原配偶→方對此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在審理中可列原夫妻二人為共同被告,也可列約定償還人為被告,其原配偶為第三人,判令約定償還人償還債務,由其原配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按上述方法處理僅限于下列二種情況:一是離婚形式必須是協議離婚或法院調解離婚,法院判決離婚除外;二是對某一共同債務由誰償還作了明確約定。這是因為:(1)共同債務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經債權人同意或法律規定,不能將共同債務改變為個人債務。雖然原夫妻二人離婚時經協商對債務承擔作了約定,體現了雙方的真實意志,但不能因此改變該債務的性質;(2)應體現對債權人利益的一種充分保護。目前有些離婚案件當事人有意或無意地規避法律、逃避債務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離婚時,將共同財產全部歸一方,而將絕大部分甚至全部債務由另一方承擔,造成債權人的合法債權無法按時、全部收回。這種情況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4)經自行協商約定共同債務的承擔方式對債權人而言是一種內部約定,除非債權人同意,否則不能發生債權債務的轉移。
3、債權人起訴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時
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因雙方當事人未舉證,致使法院在對該離婚案作調解或判決結案時遺漏若干共同債務的,當債權人起訴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時,一般應以夫妻雙方作為共同被告,判令兩被告共同償還債權人的債務。因為對債權人來說,原夫妻二人都有義務償還共同債務,既然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對該債務遺漏(主要是因為當事人未舉證),那么其二人在解除婚姻關系后仍舊都有義務償還共同債務。
4、法院對離婚案件共同債務的分擔作了判決處理的,應以判決意見來確定共同債務由誰來償還,即可由原夫妻中的一人來承擔債務。
離婚和解協議未約定債務能否再起訴?夫妻離婚之后就債務處理再有爭議的話,是可以重新再起訴,起訴時就要找個專業的律師給自己打官司。離婚和解協議未約定債務需要重新起訴時,維護自己權益可以找好律霸網律師幫助自己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意外失火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08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門面房拆遷補償費用主要有幾項
2020-11-26茂名電白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0拆遷安置房買賣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21拆遷款戶主去世有人放棄過繼承是否還享有安置費
2020-11-30房子動遷封區了能賣嗎
2021-01-02拆遷安置房什么時候可以買賣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