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罪名包括什么
(一)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罪。
(二) 越境轉移固體廢棄物的犯罪,包括:1、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固體廢物罪;2、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3、公民個人或者單位以原料利用為名進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四)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犯罪,包括:1、非法捕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頻危野生動物罪;2、非法狩獵罪。
(五)毀壞耕地罪。
(六)破壞礦產資源罪,包括:1、擅自采礦罪;2、破壞性采礦罪。
(七)非法采伐珍貴樹木罪。
(八) 破壞林木罪,包括:1、盜伐林木罪;2、濫伐林木罪;3、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林木罪;4、公民個人或單位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罪。
二、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1、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行為是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客體是水產品,這里的水產品,是指自然野生的水產品,不包括人工養殖的水產品。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
2、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制度。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以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許可,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人體健康的行為。
3、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的犯罪對象是境外的各種固體廢物。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將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行為。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是1997年新刑法增設的一類犯罪。其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環境資源保護的管理制度。而構成此類犯罪的主體,則通常為一般犯罪主體。在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中,大概包括了15個具體罪名。常見的就有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占用耕地罪、盜伐林木罪、濫伐林木罪等等。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解釋是什么?
破壞環境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破壞環境資源入罪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別人誣陷偷錢怎么辦
2021-01-30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