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民事判決書合并審理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6 · 128人看過

合并審理民事判決書

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5)惠中法民一終字第1516號

上訴人(原審13**、13**號案的原告):鄒某雄、男,漢族,公民身份證號碼:****5916,住址:惠州市惠城區。

委托代理人:溫**,陳*,均系廣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13**、13**號案的被告):吳-喜X,女,漢族,公民身份號碼:****6322,住址:惠州市惠城區。

委托代理人:宋**,廣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13**號案的被告):陳-楚X,女,漢族,公民身份號碼:****1240,住址:惠州市惠城區。

委托代理人:徐**、葉**,、實習律師。

上訴人鄒某雄、吳-喜X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惠州市惠城區人民法院(2014)惠城法民一初字第1381、1382號民事判決書(原審兩案合并審理和判決)對其中1382號案的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審理了本案。鄒某雄的代理人陳-冰,吳-喜X及代理人宋*敬,陳-楚X及代理人徐*茹、葉*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當事人原審的意見

2014年6月6日,原告鄒某雄1382號案一審訴稱:2010年11月29日,被告因急需資金周轉,向原告出具一張《借條》,明確被告向原告借款人民幣100000元,于2010年12月29日償還。同時,被告二吳-喜X作為擔保人在《借條》上簽名確認。2012年6月25日被告二吳-喜X再次在《借條》上簽名承諾于2012年8月29日前還清。后經原告多次催收,兩被告仍置若罔顧,未償還任何款項。被告不履行償還本金及利息的義務已構成違約,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根據法律的規定和借款協議的約定,原告有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及利息,并賠償由此給原告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請求。1、陳-楚X向原告償還借款人民幣100000元及利息約10000元(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計算,從2010年11月29日起暫計至起訴之日,以后繼續計至清償之日止);2、吳-喜X對陳-楚X上述借款承擔連帶責任;3、由兩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被告吳-喜X、陳-楚X一審答辯稱,一、答辯人陳-楚X因資金周轉需要借款100000元,答辯人吳-喜X即表示其認識被答辯人,可以幫陳-楚X向其借款。2010年11月29日答辯人陳-楚X向被答辯人出示了一張借貸100000元的借條,約定月息3%,借款應于2010年12月29日償還,并由答辯人吳-喜X對該筆借款進行了擔保。還款期限屆滿時因答辯人陳-楚X與被答辯人相互之間并不認識,遂將借款100000元通過銀行轉賬和現金支付的形式轉給答辯人吳-喜X,由其轉交給被答辯人。因當時答辯人吳-喜X也剛好需要資金周轉,即向被答辯人提出,將陳-楚X的還款轉借給她,被答辯人也表示同意,并在2011年4月5日要求答辯人吳-喜X寫了一張以其名義的100000元借條,但由于答辯人人性較為單純及法律意識相對薄弱,在其出示借條時并沒有收回以陳-楚X名義的100000元借條,也沒有在自己的借條上作任何的備注和說明,導致事實上應為同一筆借款卻存在兩張不同的借條。而2012年1月11日的借條是被答辯人要求答辯人吳-喜X支付利息,因答辯人吳-喜X當時并沒有錢償還,被答辯人強迫答辯人簽的,并非事實上的借款。二、答辯人已經履行完還款義務。答辯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為人忠厚老實,深知欠債還錢的基本道理。所以在有償還能力的時候,均第一時間通過轉賬或現金的形式向被答辯人履行還款,通過答辯人提交的銀行對賬單也可知道,從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答辯人吳-喜X已經向被答辯人支付129000元,已經遠遠超出借款本金及同期銀行貸款利息,已經履行完還款義務,并非如被答辯人訴稱未償還任何款項。三、被答辯人向答辯人主張的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首先,借款行為屬于雙務法律行為,債權人的義務是交付借款,債務人的義務是償還借款。而借條實際上是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對于借款的一個合同,因此,即使借款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但借款行為是否實際履行仍存在疑問。在本案中被答辯人向法庭出示了三張簽訂時間不同的借條,但答辯人僅承認雙方只有一筆100000元的借款,雙方說法存在較大爭議。根據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答辯人認為被答辯人應提交其向答辯人實際交付290000元借款本金的相關證據來證明其主張,否則其應該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其次,如前所述,答辯人已經通過轉賬及現金的方式履行完還款義務,而被答辯人在起訴狀中仍稱”到期后原告多次催收,被告仍置若罔聞,未償還任何款項。”對于答辯人的還款事實只字未提,明顯存在故意歪曲事實,企圖通過訴訟謀求不正當利益,希望法庭對此予以充分的注意。再次,雙方對于案件事實有較大爭議,被答辯人向法庭提交的證據也存在較大缺陷,并且答辯人吳-喜X作為一個普通家庭婦女,沒有工作,也沒有任何經濟來源,而被答辯人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內,在其訴稱答辯人未償還任何款項的情況下仍然繼續向答辯人進行借款明顯不符合邏輯,希望法庭對此予以查明。綜上所述,被答辯人捏造事實,在借款已經還清的情況下仍然提起訴訟,純屬惡意訴訟,望法庭依法查明事實,駁回被答辯人的訴訟請求。

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1382號案件中:2010年11月29日,被告陳-楚X(借款人)出具一份《借條》,約定:”被告陳-楚X于2010年11月29日,于原告鄒某雄,因生意周轉,現借100000元,月息按本金3%計算,此借款于2010年12月29日日償還,如有違約,每日計收千分之三的違約金。”被告吳-喜X作為”擔保人”在該借條上簽名。在該借條的空白處寫明”本借款因生意周轉延期至2012年8月29日還,擔保人:吳-喜X,2012年6月25日”。

2011年2月28日,被告吳-喜X出具一份《收據》,約定:今收到陳-楚X交來現金100000元,該100000元作為陳-楚X償還其2010年11月19日向鄒某雄借款100000元的全部還款款項。

另查一,1381號案件中:2011年4月5日,被告吳-喜X出具《借條》,約定:”被告吳-喜X于2011年4月5日向原告鄒某雄借款100000元,本人承諾在2012年9月5日一次性歸還全部借款本息,逾期則至付清全部本息之日止按每日千分之二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并賠償由此給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若發生訴訟,本人同意承擔為上述借款本息金和違約金等造成要支付的訴訟費用、律師代理費等全部費用。”

2012年1月11日,被告吳-喜X出具《借條》,約定:”被告吳-喜X于2012年1月11日向原告鄒某雄借款90000元,本人承諾在2012年6月10日一次性歸還全部借款本息,逾期則至付清全部本息之日止按每日千分之二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并賠償由此給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若發生訴訟,本人同意承擔為上述借款本息金和違約金等造成要支付的訴訟費用、律師代理費等全部費用。”

另查二,被告吳-喜X辯稱其已償還了原告鄒某雄的所有借款,為此,被告吳-喜X提供了其銀行流水記錄,載明:2011年1月30日,被告吳-喜X轉賬7000元給原告鄒某雄;2011年2月1日,被告吳-喜X轉賬7000元給原告鄒某雄;2011年3月2日,被告吳-喜X轉賬7000元給原告鄒某雄;2011年3月7日,被告吳-喜X轉賬20000元、5600元合計25600元給原告鄒某雄;2011年4月5日,被告吳-喜X轉賬12400元給原告鄒某雄;2011年6月25日,被告吳-喜X轉賬3000元給原告鄒某雄;2011年7月15日,被告吳-喜X轉賬12000元給原告鄒某雄;2011年8月11日,被告吳-喜X轉賬5000元給原告鄒某雄;2012年12月3日,被告吳-喜X轉賬50000元給原告鄒某雄。以上款項共計129000元。庭審中,原告陳述上述款項系被告吳-喜X償還的借款利息。

另查三,被告陳-楚X陳述:2010年11月29日我出具給原告鄒某雄的借條是我簽名。我因為賭博,向原告借錢還給別人,在三環公寓酒店,我向原告借錢,被告吳-喜X做擔保,借款當天原告給了我100000元現金,預先扣除了一個月利息7000元。每月利息是7000元,我支付了2個月利息。2011年2月28日,我把100000元給了被告吳-喜X,讓她幫我還錢,因為我是通過被告吳-喜X借錢的,我跟原告沒有聯系,所以我就把錢給了被告吳-喜X。

被告吳-喜X陳述:被告陳-楚X向原告借款100000元,后來被告陳-楚X將100000元交給讓我還給原告,我打電話問原告可否將這100000元轉借給我,原告說可以。原告就讓我重新寫一張借條,就是原告提供的我于2011年4月5日出具的借條,這張借條是在原告的車上寫的,我只是在這張借條上簽名,具體什么時間寫的我不記得了,大概就是借條落款的時間。我轉借這100000元以后,我要求原告將被告陳-楚X出具的借條還給我,原告說好,但是一直沒有拿回來。后面我問原告,原告說那個借條撕掉就可以了,我就相信他。我借錢之后,我是一筆一筆還給原告的,原告當時說不可以,要我一次性還100000元,我說我沒有錢一次性還,我只能慢慢還。還了一段時間后,我問原告還有多少錢沒有還,原告說還有50000元,我就跟別人借錢,湊了50000元還給了原告,那我轉借的100000元就還清了。但是后面原告又說我有段時間的利息沒有還,讓我在一張借條上簽名,因為我怕我老公知道,而且原告說如果我不還錢,會去找我老公,我就簽名了,這張借條就是2012年1月11日我出具《借條》,這張借條約定的借款90000元都是利息。至于原告提供的陳-楚X于2010年11月29日出具的借條延期的簽名是我簽的,但是字不是我寫的,什么時候簽的,我不記得了。剛開始每個月利息都是7000元,后面我說還不起了,才減到每月6000元。當時原告說被告陳-楚X的借條撕掉了,我就相信他。我沒有讀書,我也不懂,什么都不知道。

對此,原告陳述:是麻將館的老板娘介紹我們認識的。被告陳-楚X因為賭博欠別人錢向我借款100000元,借條是在三環公寓酒店寫的,借款當天以現金方式支付給被告陳-楚X,預先扣除一個月利息3000元,被告陳-楚X還了兩個月利息,此后沒有償還借款本息。因為我找不到被告陳-楚X,我就找到借款的擔保人即被告吳-喜X,借條上”本借款因生意周轉延期至2012年8月29日還”是我寫,讓被告吳-喜X簽名,我是到被告吳-喜X經營的店鋪找被告吳-喜X簽名的。我不知道被告陳-楚X將錢還給被告吳-喜X,被告吳-喜X也沒有跟我說要轉借這100000元。2011年4月5日,被告吳-喜X說她老公要支付工程款,向我借款100000元,借條是在**公寓酒店寫的,借款以現金方式支付給被告吳-喜X,預先扣除了一個月利息3000元。被告償還了5個月利息,沒有償還本金。后面被告吳-喜X說她女兒開學要30000多元的學費,這張借條是在被告吳-喜X樓下,在我車上寫的。借款以現金方式支付給被告吳-喜X,預先扣除了一個月利息3000元。被告吳-喜X還了5個月利息。至于被告吳-喜X轉賬給我的錢,其中50000元是被告吳-喜X因為經營店鋪向我借款進貨,被告吳-喜X還的借款本金。其中20000元那筆是被告吳-喜X還的借款利息。

原審法判決理由和結果

原審法院認為:兩案系民間借貸糾紛。在1382號案件中,原告提供的《借條》及被告陳-楚X認可其向原告借款100000元,能證明原告與被告陳-楚X之間存在合法的借貸關系。《借條》約定借款月息為3%及逾期還款按借款總額千分之三計收違約金,已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對超過部分,本院不予保護。被告陳-楚X稱其已將借款本金100000元交予被告吳-喜X代為償還給原告,被告吳-喜X于2011年2月28日出具收據。被告吳-喜X予以認可,故本院予以確認。鑒于被告吳-喜X收取被告陳-楚X的還款100000元后并未償還給原告,且被告吳-喜X在被告陳-楚X出具的借條上簽名同意該筆借款延期,故本院認定被告陳-楚X向原告的借款100000元應由被告吳-喜X負責償還。原告認可其向被告陳-楚X支付借款100000元時預先扣除了一個月利息3000元(100000元3%)及被告陳-楚X償還了兩個月借款利息,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吳-喜X于2011年1月30日轉賬7000元給原告、于2011年2月1日轉賬7000元給原告、于2011年3月2日轉賬7000元給原告、于2011年3月7日轉賬20000元、5600元合計25600元給原告,上述款項合計46600元應視為被告吳-喜X代被告陳-楚X向原告償還的款項,故被告吳-喜X應向原告償還借款本金97000元及相應利息(利息計算方法:以97000元本金,自2011年2月1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債務清償之日止。截至2011年3月7日已償還的46600元,該款先行折抵至該日止的利息,剩余部分折抵本金)。在1381號案件中,原告提供的兩份《借條》能證明其與被告吳-喜X之間存在合法的借貸關系。上述《借條》約定借款月息為3%及逾期還款按借款總額千分之三計收違約金,已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對超過部分,本院不予保護。被告吳-喜X未按照借條約定償還借款本息,違反借條的約定,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原告認可兩筆借款均預先扣除了一個月利息及被告吳-喜X償還了兩筆借款5個月的利息,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吳-喜X于2011年4月5日轉賬12400元給原告、于2011年6月25日轉賬3000元給原告、于2011年7月15日轉賬12000元給原告、于2011年8月11日轉賬5000元給原告、于2012年12月3日轉賬50000元給原告,以上款項合計82400元,應視為被告吳-喜X向原告償還的款項,故被告吳-喜X應向原告償還借款本金184300元(190000元-190000元3%)及相應利息(利息計算方法:以97000元本金,自2011年4月5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債務清償之日止,自2011年4月5日至2011年8月11日已償還的32400元,該款先行折抵至該日止的利息,剩余部分折抵本金;以87300元本金,自2012年1月11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債務清償之日止,于2012年12月3日已償還的50000元,該款先行折抵至該日止的利息,剩余部分折抵本金)。兩案中,被告吳-喜X辯稱其于2011年4月5日向原告出具的借條及其在被告陳-楚X出具的借條上簽名同意借款延期為同一筆借款,均系其收到被告陳-楚X的還款100000元后,經原告同意由其繼續借用該筆100000元,且其于2012年1月11日向原告借款90000元系借款100000元所產生的利息,即原告只向其支付了一筆借款100000元,其已償還了129000元,已償清借款本息。對此,分析如下:一、被告吳-喜X陳述其在收到被告陳-楚X的還款100000元后并未償還給原告,而是經原告同意將該筆借款100000元由其繼續借用,為此其于2011年4月5日向原告出具借條。二、被告吳-喜X又陳述原告并未將被告陳-楚X出具的《借條》原件交還給其,其于2012年6月25日在被告陳-楚X出具的《借條》簽名同意將借款延期至2012年8月29日還,系原告要求其簽名并同意即表示原告同意將被告陳-楚X的借款100000元轉借給其。被告吳-喜X的上述陳述存在相互矛盾之處。三、原告陳述因被告陳-楚X沒有償還借款且無法聯系被告陳-楚X,才要求被告吳-喜X簽名同意延期還款,并未同意將被告陳-楚X的借款轉借給被告吳-喜X。四、針對被告吳-喜X的辯稱,其未能提交相關證據予以證明,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綜上,對被告吳-喜X的上述辯稱,證據缺乏,本院不予采信。

至于原告陳述被告吳-喜X因經營店鋪向其借款,被告吳-喜X轉賬給其的50000元,系被告吳-喜X償還該筆借款,并非本兩案的還款。庭審中,原告陳述被告吳-喜X轉賬給其的129000元,系被告吳-喜X償還的借款利息,對原告自認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吳-喜X應在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告鄒某雄償還借款97000元及相應利息(利息計算方法:以97000元本金,自2011年2月1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債務清償之日止。截至2011年3月7日已償還的46600元,該款先行折抵至該日止的利息,剩余部分折抵本金)。二、被告吳-喜X應在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告鄒某雄償還借款本金184300元相應利息(利息計算方法:以97000元本金,自2011年4月5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債務清償之日止,自2011年4月5日至2011年8月11日已償還的32400元,該款先行折抵至該日止的利息,剩余部分折抵本金;以87300元本金,自2012年1月11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至債務清償之日止,于2012年12月3日已償還的50000元,該款先行折抵至該日止的利息,剩余部分折抵本金)。三、駁回原告鄒某雄的其他訴訟請求。1381號案件受理費4300元,由原告鄒某雄負擔1290元、被告吳-喜X負擔3010元;1382號案件受理費2500元,由原告鄒某雄負擔1250元,被告吳-喜X負擔1250元。

當事人二審的意見

鄒某雄、吳-喜X均不服原審法院對其中的1382號案的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

鄒某雄上訴請求:1、撤銷(2014)惠城法民一初字第1382號民事判決。2、改判陳-楚X向鄒某雄償還借款人民幣10萬元及利息約1萬元(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計算,從2012年8月29日起暫計至2014年5月26日,以后繼續計至清償之日止);3、改判吳-喜X對陳-楚X的上述借款承擔連帶責任;4、訴訟費由陳-楚X、吳-喜X承擔。

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由被上訴人吳-喜X負責償還被上訴人陳-楚X的借款證據不足。1、2010年11月29日,陳-楚X因急需資金周轉,向上訴人出具一張《借條》,明確陳-楚X向上訴人借款人民幣10萬元,于2010年12月29日償還。同時,吳-喜X作為擔保人在《借條》上簽名確認。2012年6月25日吳-喜X再次在《借條》上簽名承諾于2012年8月29日前還清。一審法院據此認定陳-楚X向上訴人借款應由被吳-喜X負責償還是證據不足,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9條”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制品”的規定,本案陳-楚X與吳-喜X存在著利害關系,陳-楚X與吳-喜X相互證明陳-楚X已將向上訴人借款10萬元已經交由吳-喜X代為償還,陳-楚X為了消滅自己的債務,所做的證言就有可能對其有利的,那么真實性就不是很強,是很值得懷疑的,因而陳-楚X與吳-喜X對此證言是不能作為證據采用。2、基于上述事實,上訴人是將款項借給了陳-楚X,應由陳-楚X向上訴人償還借款,至于其與吳-喜X的款項問題則屬于另一法律關系,在本案應不予受理并判決。一審認定由吳-喜X負責償還陳-楚X的借款證據不足。請求依法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吳-喜X上訴:1、撤銷(2014)惠城法民一初字第1382號民事判決書,依法進行改判;2、一、二審訴訟費由鄒某雄承擔。

事實和理由:一、一審認定事實有誤。陳-楚X因資金周轉需要借款10萬元,吳-喜X即表示其認識鄒某雄,可以幫陳-楚X向其借款。2010年11月29日陳-楚X向鄒某雄出示了一張借貸10萬元的借條,約定月息3%,借款應于2010年12月29日償還,并由吳-喜X對該筆借款進行了擔保。還款期限屆滿時因陳-楚X與鄒某雄相互之間并不認識,遂將借款10萬元通過銀行轉賬和現金支付的形式轉給吳-喜X,由其轉交給鄒某雄。因當時吳-喜X也剛好需要資金周轉,即向鄒某雄提出將陳-楚X的還款轉借給她,鄒某雄也表示同意,并在2011年4月5日要求吳-喜X寫了一張以其名義的10萬元借條,但由于吳-喜X人性較為單純及法律意識相對薄弱,在其出示借條時并沒有收回以陳-楚X名義的10萬元借條,也沒有在自己的借條上作任何的備注和說明,導致事實上應為同一筆借款卻存在兩張不同的借條。二、上訴人已經履行完還款義務。上訴人雖然丈化水平不高,但為人忠厚老實,深知欠債還錢的基本道理。所以在有償還能力的時候,均第一時間通過轉賬或現金的形式向被上訴人鄒某雄履行還款,通過上訴人提交的銀行對賬單也可知道,從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吳-喜X已經向鄒某雄支付129000元,已經遠遠超出借款本金及同期銀行貸款利息,已經履行完還款義務。三、一審對于利息的認定有誤,訴訟請求是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予以判決的請求。本案中被上訴人在2014惠城法民一初字第1382號案中主張的利息為約1萬元(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計算,從2012年8月29日起暫計至起訴之日,以后繼續計至清償之日止)。根據民事訴訟法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則,法院審理民事糾紛的范圍由當事人確定,法院無權變更、撤銷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案件在審理中,法院只能按照當事人提出的訴訟事實和主張進行審理,對超過當事人訴訟主張的部分不得主動審理。一審在判決書中判令上訴人向被上訴人償還借款本金及相應利息,但依據其確定的利息計算方法計算出的利息已遠遠超出了原告提起的訴訟請求,明顯違反了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則。

陳-楚X答辯稱:一、答辯人就2010年11月29日向被答辯人所借的10萬元,將應還款項交給吳-喜X轉給被答辯人,被答辯人又將該10萬元借給吳-喜X,由此在被答辯人與吳-喜X之間產生借款債權債務關系,答辯人與被答辯人之間的借款債權債務已消滅,被答辯人的主張缺乏事實依據。答辯人于2011年2月28日將10萬元交予吳-喜X代為償還給被答辯人,吳-喜X出具《收據》予以證明。根據一審查明,吳-喜X收取答辯人10萬元款項后,向被答辯人借款10萬元,被答辯人與吳-喜X約定將答辯人的10萬元還款轉為被答辯人應交付給被上訴人的借款,被答辯人在原《借條》左下方親筆書寫”本借款因生意周轉,現延期至2012年8月29日償還,擔保人”及落款時間2012年6月25日,落款為吳-喜X的簽名,足以表明由此成立的是被答辯人與被上訴人吳-喜X之間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而不是原借款的延期,新的債權債務關系與答辯人(即原借款人)無關。該《借條》上后來添加的內容,是被答辯人與吳-喜X之間借貸關系成立憑證,也是被答辯人對已收到吳-喜X代為轉交10萬元借款的確認。吳-喜X多次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將合計46600元轉給被答辯人,是吳-喜X積極償還其所欠被答辯人債務的行為。因此,一審認定本案所涉的借款10萬元應由吳-喜X負責償還是完全正確的。二、被答辯人上訴稱答辯人與吳-喜X存在利害關系,因而吳-喜X的證言不能作為證據采納,被答辯人的這一觀點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被答辯人的上訴理由不成立,理由如下:首先,吳-喜X是本案當事人,并非被答辯人提出的”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其次,吳-喜X出具的《收據》也并非證人證言,而是書證。被答辯人引用《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九條認為答辯人與吳-喜X的陳述為證言以及不能作為證據采納的觀點錯誤。綜上,原審查明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各方當事人均未向本院提交新的證據。

本院查明的事實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查明的基本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另查明:吳-喜X對原審法院其中的1381號案民事判決也不服,也已向本院提起了上訴,案號為:(2015)惠中法民一終字第1517號。

本院判決理由和結果

本院認為:本案是民間借貸糾紛。根據查明的事實和各方當事人在二審中的上訴和答辯意見,本案上訴爭議焦點是:(一)鄒某雄上訴主張陳-楚X對2010年11月29日借款10萬元承擔償還責任,吳-喜X承擔連帶責任,應否支持;(2)吳-喜X上訴主張2011年4月5日的借款與2010年11月29日是同一筆借款,其已履行完還款義務,以及原審利息計算是否有誤,應否支持。

關于鄒某雄上訴主張陳-楚X對2010年11月29日借款10萬元承擔償還責任,吳-喜X承擔連帶責任,應否支持的問題。經查,2010年11月29日10萬元《借條》的陳-楚X是借款人,吳-喜X是擔保人,鄒某雄原審時承認先扣除了一個月利息3000元,實際支付借款本金為97000元,陳-楚X已償還了兩個利息。此后,陳-楚X于2011年2月28日將借款本金10萬元交給借款擔保人吳-喜X代為償還給鄒某雄,吳-喜X出具了《收據》給陳-楚X,吳-喜X因需要資金向鄒某雄提出將該款轉借給其,吳-喜X也于2011年1月30日至同年3月7日共五次轉帳還款46600元給鄒某雄,吳-喜X也于2012年6月25日在2010年11月29日的《借條》上寫上”本借款因生意周轉,現延期至2012年8月29日償還”,吳-喜X與鄒某雄之間產生新的借款關系,陳-楚X與鄒某雄的借款關系已消滅,以上事實有2010年11月29日的《借條》、付款憑證、各方當事人在原審開庭陳述及答辯意見相互印證,本院予以確認。原審確認該借款本息應由吳-喜X償還,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鄒某雄上訴主張陳-楚X應償還該借款,吳-喜X承擔連帶責任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吳-喜X上訴主張2011年4月5日的借款與2010年11月29日是同一筆借款,其已履行完還款義務,以及原審利息計算是否有誤,應否支持的問題。經查,吳-喜X于2011年4月5日、2012年1月11日分別出具《借條》向鄒某雄借款10萬元、9萬元,合共19萬元,吳-喜X也于2011年4月5日至2012年12月3日轉帳給鄒某雄共82400元,沒有理由在2011年4月5日出具《借條》后,還在2010年11月29日《借條》上寫上”本借款因生意周轉,現延期至2012年8月29日償還”,其認為是同一筆借款的理由缺乏事實依據,其認為已履行完還款義務以及原審利息計算有誤的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至于吳-喜X對原審1381號案民事判決的上訴,將在另案中依法作出判決。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和處理并無不當,本院可予以維持。吳-喜X、鄒某雄的上訴均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其上訴請求本院均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受理費2500元,由吳-喜X、鄒某雄各半承擔1250元。吳-喜X、鄒某雄各預交二審受理費2500元,各多交的1250元可依規定申請本院退回。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郭**

審判員賴**

審判員鄭*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八日

書記員廖**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陇川县| 佛教| 喜德县| 通榆县| 扎囊县| 樟树市| 荔波县| 清水河县| 岗巴县| 丰原市| 石棉县| 象山县| 郸城县| 嵊州市| 余江县| 沅江市| 阿克陶县| 东方市| 伊宁县| 上犹县| 延寿县| 遂川县| 襄城县| 开远市| 义乌市| 沛县| 株洲县| 普宁市| 开阳县| 大理市| 新田县| 修武县| 会同县| 西丰县| 泰州市| 衡南县| 沁水县| 隆尧县| 沧源|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