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點認為,“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是無權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那么債權人僅向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之日,也就并不能視為債權人的權利受侵害之日。債權人真正知道或應當知道對于保證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時間,是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后,判決或仲裁裁決生效之日,一般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也應當從該日起計算。”這段話前后相互矛盾,既然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無權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不能視為債權人的權利受侵害之日。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關于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的規定,在“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保證人未履行保證債務的行為,并未對債權人的權利造成侵害,訴訟時效尚未開始起算,怎會有“判決或仲裁裁決生效之日,一般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也應當從該日起計算”的問題。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是源于《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按照《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責任”的規定,在未對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前,保證人有先訴抗辯權,可以拒絕承擔其保證責任。此時訴訟時效尚未開始起算,那來的訴訟時效中斷。最高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薄度舾梢幎ā钒言V訟時效的中斷改為訴訟時效的起算,并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延長到“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合同的訴訟時效”,總算是前進了一步,但仍未消除與《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在“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責任”之間的矛盾。最后,《若干規定》第一百二十五條又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向債務人和保證人一并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應當在判決書中明確在對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后仍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與《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靠近了一步,且與《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精神相一致。
由此可見,在我國關于一般保證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上,出現了基本法、特別法、司法解釋之間相互矛盾,特別法條文之間相互矛盾,司法解釋條文之間相互矛盾的狀況,即法體系上的違反,難怪在實務中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根據下位階法不得抵觸上位階法的原則,在確定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上,應適用《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而不能適用《擔保法》及司法解釋中與其相抵觸的規定,以維護法律的統一性、安全性和穩定性。
筆者建議對《擔保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進行修正,以與《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相一致,或者在我國將來制定《民法典》時,將一般保證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予以統一,消除現有法體系上的違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承包合同與租賃合同的區別
2020-12-17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招,拍,掛有什么優點
2021-03-02怎么判斷鐵路征收的補償是否合理
2021-02-13全國各地對于拆遷中的公攤面積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6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呢,去哪里查詢
2021-02-17龍川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