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刑法規定窩藏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規定窩藏罪的認定是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為犯罪的人提供隱藏住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其中,“窩藏”主要包括:a提供隱藏處所,例如將犯罪人留宿于家中;為犯罪人包用客房,租賃房屋,介紹至親友處隱藏。b提供財物,資助或協助犯罪人逃匿。例如提供路費、住宿費;給隱藏起來的犯罪分子送水、送飯等。提供其他便利條件幫助逃匿。例如為犯罪分子帶路;指示逃匿的方向、路線、地點;提供交通便利等。
犯罪的客體是是司法機關追訴、制裁犯罪分子的正常活動。
窩藏罪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對方是犯罪的人而予以窩藏,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二、窩藏罪的其他法律規定
犯罪分子本人不能成為窩藏罪的主體。犯罪分子在犯罪后,往往自行隱避或毀滅、偽造證據,逃避司法機關的偵查及追捕。客觀上說,這種行為必然會影響司法機關的追訴、審判等活動,具有社會危害性。但由于這些都是犯罪的后續行為,所以根據刑法理論的規定,不再定窩藏罪。但如果這一行為超出了先行行為構成其他犯罪構成的話,就另行論罪。
共同犯罪人相互間不能成為窩藏罪的主體。交待共同犯罪事實是成立自首或坦白的前提條件。故共同犯罪人相互間不能成為窩藏罪的主體。
被窩藏的犯罪人教唆他人對自己實施窩藏行為時,是否構成窩藏罪的共犯?共犯成立說認為,刑法不處罰行為人自身窩藏行為,是因為沒有期待的可能性;但教唆他人窩藏自己,則使他人卷入了犯罪,也不缺乏期待可能性,故成立犯罪。共犯否認說認為,被窩藏的犯罪人不能成立本罪的主體,因而不能成立共犯。① 趙秉志教授同意第二種觀點。他認為,犯罪的人對自己實施窩藏行為,屬事后不可罰的行為,不成立窩藏罪。既然自己不構成窩藏罪,那么教唆他人對自己實施窩藏行為,同樣不應當以窩藏罪論處。筆者亦同意這種觀點。
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成為窩藏罪的主體。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故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成為窩藏罪的主體。如果已滿16周歲的人與未滿16周歲的人共同實施了窩藏行為的,不能成立共同犯罪,而應對已滿16周歲的人單獨定罪。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于一些犯罪行為發現之后不進行檢舉的話,那么可能會構成我們國家刑法當中的窩藏罪,當然僅僅是不檢舉,沒有從事一些窩藏的行為,也不會構成該罪名,這里的窩藏罪名主要是為其提供一些住所等等。
窩藏罪與包庇罪有什么不同
怎么對窩藏罪量刑處罰 窩藏罪如何認定
窩藏罪與偽證罪的界限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離婚后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6簡述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2021-03-22退房申請程序是什么
2020-11-14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0-11-24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