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犯罪的概念和構成條件是什么?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構成條件是:
1、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必須是明知的。這種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也包括明知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2、行為人必須是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不論行為人明知的是危害結果必然發生,還是可能發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構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結果發生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在程度上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就是刑法上通常說的“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二、故意犯罪判緩刑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三、涉嫌故意犯罪不認罪可以定罪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規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的判罰標準是不一樣的,因為所有的故意犯罪都具有主觀惡意性,因此,對故意犯罪要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來量刑,而過失犯罪的話,整體程度上對過失犯罪的處罰都比較輕。
單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嗎?
共同故意犯罪條件有幾種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擔??梢圆捎媚膸追N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