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是報警還是起訴
合同詐騙是公訴案件,公訴案件應當先到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如果確實構成犯罪,由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報檢察院審查起訴,由法院判決。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可以公訴轉自訴,就是受害人直接到法院起訴。刑事自訴案件不交訴訟費。
二、合同詐騙量刑標準詳情
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之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三、合同詐騙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包括: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接受對方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逸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財物的。
四、合同欺詐民事責任有哪些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和《合同法》對合同欺詐的民事責任做了具體規定。根據法律的規定,其主要內容:
1、合同無效。當事人一方采取欺詐手法,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從而在對方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雙方所簽訂的合同,是無效合同。無效合同不受國家法律的承認和保護,對當事人雙方沒有法律約束力。
2、返還財產。指的是合同當事人在欺詐性的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對已交付于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請求權,而已經接受財產的合同當事人則不論是否具有過錯都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返還的范圍,法律規定是因該合同而取得的財產“,包括實物、貨幣和按有關規定折價的勞務或者利益等。
3、賠償損失。欺詐性的合同往往造成受欺詐方經濟利益的損失,欺詐方應當賠償受欺詐方因欺詐行為的實施所遭受的損失。賠償損失的范圍一般應包括:一是訂立合同的費用;二是履行合同的費用;三是合理的間接損失。
詐騙的類型有很多類型,為了杜絕詐騙案的發生,首先是全民要提高防范意識。在發現詐騙的情況下,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報案處理。進行報案的時候,一定要帶著合同,因為合同是法律依據,也是重要的賠償依據。
合同詐騙罪管轄如何確定
合同詐騙未遂怎么處理?
合同詐騙罪幾大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期房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3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