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罪并罰緩刑是否還可以執行?
數罪并罰的情況下,不應當執行緩刑的決定。緩刑是一種特殊的行刑制度,是對犯罪分子判處一定的刑罰而附條件地不執行。由于原判刑罰尚未實際執行,因此,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又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的,不屬于在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過程中又犯新罪或者發現漏罪的情形。
二、法律依據
根據刑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根據刑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需要說明的是,先行羈押的期間不同于已經執行的刑期,將先行羈押的期間折抵刑期也不同于刑法第七十條規定的“先并后減。”
三、罪刑相適應原則的要求
量刑的依據是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一人犯一罪與一人犯數罪相比,無論在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方面,還是在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方面,都要大得多。因而犯數罪的人理所當然應該受到更為嚴厲的社會譴責。對犯數罪的人實行并罰,體現了從重的精神,即使在數罪中最高刑為死刑或無期徒刑時只執行死刑或無期徒刑,分別定罪量刑也表明了社會對犯數罪譴責的嚴厲程度大于犯一罪的。
四、有罪必罰、一罪一罰原則的要求
馬克思指出:"懲罰在罪犯看來應該是他的行為的必然結果。"犯了罪而受不到應有的懲罰,或者犯了數罪與犯了一罪在懲罰上沒有區別,就不可能遏制犯罪現象的發生,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也就不可能建立。因此,有罪必罰、一罪一罰作為一項刑法原則被廣泛承認。遵循這一原則,就必須數罪并罰。
五、實現刑罰目的的要求
犯罪是對正常社會秩序的否定,刑罰則是對犯罪的否定之否定,通過這種否定之否定的過程,表達社會正義觀念,恢復社會正常秩序。對犯一罪的人與對犯數罪的人在處罰上不作區別,既不能實現遏制犯罪的目的,導致犯罪行為給社會造成的危害與犯罪人因犯罪所受的懲罰明顯失衡,也不能實現刑罰預防犯罪的目的。
緩刑的目的在于給予違法犯罪分子改過自新的機會,提高他們積極參加勞動改造的自覺性。能否被判處緩刑應當根據訴訟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當事人造成的社會影響等情況來界定,如果當事人配合審查的態度良好,能夠主動坦白自身所犯的罪行并積極對犯罪后果進行認定和承擔相應責任是可以判決緩刑的。
玩忽職守罪能判緩刑嗎?
醫生判緩刑開除公職嗎?
強奸罪可以判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教育部部署高考,高考移民是什么
2020-11-30涉外離婚一方不出面怎么辦
2021-01-03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生產線外包
2020-11-11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