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勞動關系一是與勞動者之間實際存在著管理與被管理、指揮與被指揮、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二是用人單位的供基本的勞動條件。這應當是認定勞動關系的一個結合性的標準。通過簽訂勞動合同確定勞動關系建立或事實勞動關系的具體認定方式。
一是與勞動者之間實際存在著管理與被管理、指揮與被指揮、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這應當是認定勞動關系的首要的與獨立的標準。原因在于,這種關系的人身隸屬性的集中體現,也是勞動關系的根本標志。應當看到,這種關系表現的方式多樣,既可以體現為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直接與具體的管理,也可以體現為勞動規章制度下的一種間接與抽象的管理。同時,也不宜只將這一關系表述為勞動者實際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指揮與監督。這樣表述只能站在勞動者一方面,不能反映用人單位這一方,從而無法全面認定勞動關系。
二是用人單位的供基本的勞動條件。這應當是認定勞動關系的一個結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勞動條件主要包括勞動場所、勞動對象與勞動工具。用人單位之所以成為用人單位,就在于它掌握了相應的勞動條件,并因此成為勞動者勞動力的使用者,并對勞動者進行管理、指揮與監督。由于實踐中情況的復雜性,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條件應僅限于基本勞動條件。
1、通過簽訂勞動合同確定勞動關系建立。
2、事實勞動關系可參閱《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的規定。
綜述,最高法院對于勞動關系的認定主要是合約勞動關系和事實勞動關系。當事人只要能拿出具體的勞動合約或者事實勞動關系過程中的相關證據法院都是認可的,但是注意如果在法院呈現自己的擬造證據,一經核實,你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并且你所有的證據都將被法院懷疑要求給予證據。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給付的經濟補償金需要交個稅嗎
2020-12-07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合理怎么辦
2021-02-20有關拆遷委托協議書樣本是怎樣的
2020-11-24如何認定安置對象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