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舉證是決定案件勝負的關鍵。那么被狗咬造成的損害賠償糾紛中,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下文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一、受害人的舉證責任
1、證明動物加害的行為。
動物的加害行為可通過證人證言,公安機關的報案書,當事人陳述等材料綜合加以認定。
2、自己所受損害的事實。
醫療費可通過病歷、醫院的發票等綜合加以認定。交通費可通過交通費發票或實際發生的情況加以認定。誤工費可通過住院的天數加以認定。
3、證明動物的侵害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自己的損失是由動物的侵害行為造成的。如是由于受害人的重大過失導致損害的發生或損害結果的擴大可減輕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賠償責任。如受害人被狗咬傷后出于自信而拒絕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帶其注射疫苗或做其他消毒處理,導致其染上狂犬病,此時可減輕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賠償責任。
二、加害人的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五款明確規定:“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在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中,動物的飼養人、管理人對法定的免責條件承擔舉證責任。
1、受害人的故意。
受害人的故意可以免除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故意是指在受害人實施竊取他人飼養動物或者動物飼養人、管理人已經對特定私人場所內有飼養動物及其可能發生的危險后果進行了警示并已采取了相應的防范措施,但受害人仍然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進入該特定場所等極端的情況下,才能夠視其存在故意,并免除動物飼養人的賠償責任。
2、受害人的重大過失。
受害人的重大過失可減輕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的責任。重大過失的判斷要根據不同的動物區別對待,如家養動物的危險性相對低于馴養動物,對家養動物的投喂行為可能不構成重大過失,對馴養動物的投喂行為可能構成重大過失。
3、第三人的過錯。
《民法通則》規定,飼養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的損害,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規定第三人過錯致使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收益是否可以擔保
2021-01-19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0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