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缺陷可以退一賠三嗎
如果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但未明確告知消費者產品有缺陷,那么就構成欺詐,會退一賠三;如果明確告知了消費者產品有缺陷,那么就不構成欺詐。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消費者損害賠償的原則
1、對等賠償的原則。即經營者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所有消費損害予以全部、等價賠償。
消費者遭受侵害有權要求賠償的損失包括物質損失、人身損害、精神損害。對此,有過錯的經營者應該對消費者進行賠償。賠償損失的目的是為了使消費者受到的財產、人身和精神方面的損失得以恢復到損害前的狀態。所以這種對等賠償僅僅只是有過錯的經營者對消費者承擔的最基本的法律責任,也是適用最廣泛的法律責任。
2、懲罰性賠償的原則。根據最新《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進行賠償,如果三倍低于500的,按500進行賠償。由于存在欺詐行為的經營者在主觀上有較大的過錯,也容易給消費者造成損害,其社會危害程度較之其他有過錯的經營行為會更大,故法律規定了更為嚴厲的賠償原則。
3、承諾賠償的原則。即經營者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消費損害按照經營者先前的承諾予以賠償。
經營者為推銷自己經營的商品和服務,所做出的承諾是影響消費者做出消費選擇的重要因素,一旦消費者接受其承諾,雙方即形成一種約定的合同關系。因此如出現與承諾條件相悖的情形,經營者即應按其承諾進行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在明知產品有缺陷的情況下銷售的,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的,消費者可以要求經營者賠償損失,并且要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求。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期限
2021-01-09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工程款支付流程是什么,工程款支付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2020-12-23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分居半年可以起訴離婚嗎
2020-12-22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