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損害而要求進行賠償的民事權利。在法律上具有補償、撫慰、懲罰三重功能。
制度的建立
精神損害賠償首先興起于民事侵權領域,并隨著人權理論和社會公平負擔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尤其是經過二戰后人們對法西斯肆無忌憚的踐踏人權的反思,使保護人格,重視精神損害的賠償成為各國國家賠償法重要的價值取向之一,西方各國如法國、美國許多州都通過立法將精神賠償歸入國家賠償的范圍之內。我國隨著200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出臺,基本確立了民事賠償方面的精神賠償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房限購政策內容
2021-02-08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土地轉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1-24土地流轉合同樣本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