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多年以來,經過學術界不懈的探討以及司法實踐,雖然在精神損害賠償理論研究方面有所進展,審判實踐中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我國目前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還不夠成熟完備,尚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本文嘗試從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人文內涵和價值追求的角度出發,對我國的精神損害賠償基本概念的理解、原則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討。[關鍵詞]精神損害;精神損害賠償;賠償原則“二戰”以后,對公民精神利益的保護成為世界性的潮流。伴隨著我國民主、法制化進程的推進,我國政府、民眾對人權及與其相關、相鄰權益認識也日益深化。精神損害賠償成為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務中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一、對精神損害和精神損害賠償的再認識精神損害是我們理解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起點,是精神損害賠償中最核心的概念,它的精確定義有助于我們理解精神損害能否賠償?賠償的外延在哪里?賠償的數額如何確定?也有助于精神損害賠償訴訟的進行,保護受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對那些侵權行為容易界定,侵害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顯而易見的、無須受害人或請求人舉證證明傷害情形即可推導出的精神損害賠償,可稱之為“名義上的精神損害”。但除此之外的情形中,讓受害人正確地表述精神痛苦或按法律的規定舉證證明,最終使法官充分相信精神損害的獨立存在,繼而確認損害的程度,卻是十分困難的。而且現實中各種損害往往是混雜在一起的,所以,在研究這一問題時,需要將精神損害與其他損害剝離,使精神損害單純化、明確化、最終法定化。我理解的精神損害實質為可實證的精神損傷,其內涵與訴訟活動中要求賠償的精神損害相一致。精神損傷也即精神損害,它是指在其他民事主體作用下激發的環境變化通過正常地心理機制作用于個體,從而引發個體的精神變態(個體脫離了原來生活狀態的自然平衡和心理狀態的動態平衡后的失衡情形)或障礙。“其他民事主體”即意指侵權人:“作用”實指不法的侵權行為,可以是積極的作為,也可以是消極的不作為。如惡意誹謗、公布個人隱私等;定義所稱的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激發的“環境變化”一般表現為受害人生理、心理和實際上物質利益的損害,它在現實中的具體呈現卻是各式各樣、難以詳盡的。“環境變化”的范圍包括社會或自身對個人評價的降低;社會輿論壓力的徒增;生活安寧被打破;原有與人格、身份緊密相隨的財產價值減少或無法繼續正常增值。這種背離了個人意志的現實生存環境的突變,造成了受害人對現有生活的不適應,進而演化為個體精神上的損傷。此損傷是受害人自身感受和外在表現的復合體,而種種的“環境變化”只是與精神損害有著直接邏輯關聯的表象。“精神損害的創傷可以是軀體的或情感的,單獨的或重復的,范圍可以從自然災害、事故到刑事暴力、虐待或戰爭,這種創傷可以是直接經歷,如被強奸;也可以是間接感受,如親眼目睹親人的突然死亡或受傷。這些創傷的后果即是個體遭受的精神損害,其特征性癥狀表現為:受害人在夢中或記憶中重復體驗創傷性事件;對外界反應麻木或遲鈍,對一種或多種有意義的活動興趣明顯減少;情感狹窄、分離、疏遠;過分警覺;受害人出現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礙,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記憶障礙,還會出現持續的視聽幻覺。“[1](p4)如此界定的精神損害易于觀察、收集證據,便宜驗證,亦能為我們的經驗世界所認知,有利于起訴、審查、審判工作的開展。基于以上的精神損害所引發的民事賠償為精神損害賠償,它是指民事主體因人身權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具體有效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損害賠償是由于精神權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法律后果。精神權益是指法律所確認和保護的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所獲取的體現在人格、身體方面的精神利益。在民事活動或其他社會活動中,主體的精神權益通常體現在其姓名、隱私、身體及言行自由諸方面,是主體人格、身份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云律師,福建韋達律師事務所副主任,1997年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大學副教授,曾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婚姻家庭咨詢師(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律師在現場》律師團成員,福州電視臺移動頻道“法律講堂”特邀專家,福州市議和網公益律師團首席專家,福州市律師協會勞動和社會保障委員會委員.張云律師先后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諳熟我國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運作方式、工作模式、辦事程序,能夠熟練地處理法律問題,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扎實的法律理論基礎、較高的法律分析應用能力。現主要從事征地拆遷、婚姻家庭、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刑事辯護等法律實務工作。
《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2020-11-17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