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精神損害賠償
精神造成的損害就是指對民事主體精神活動的損害,對自然人來講是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精神活動的損害,以及自然人與法人或其他組織維護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動的破壞,其最終表現形式是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喪失或減損。
通過對損害、損害賠償及精神損害的分析,我們可以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作一探討和分析。
自從《民法通則》頒布實施以來,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稱謂有以下幾種:一是使用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認為精神損害就是行為人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或者其他違法行為致使他人心理、感情遭受創傷和痛苦,無法進行正常的日常活動的非財產損害。精神損害賠償就是加害人對此種精神損害承擔的財產責任。二是使用非財產損害賠償的概念。此觀點認為精神損害賠償的提法不妥,主要理由是:法人根本不存在精神損害;精神損害以內心感受為依據衡量賠償,不科學。
以上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精神損害賠償的含義進行界定,但是,從這些概念的比較中可以發現,對精神損害定義中人為地加上了一個前提-侵權,從表述上包括“侵權”“侵犯”“侵害”等,而事實上,根據前文概念的分析,精神損害賠償并沒有侵權這一邏輯前提。除此之外,對精神損害賠償更趨于“非財產損害賠償”,現分析如下:
本神損害賠償的提法不太嚴密,容易引起人們的誤解和邏輯上的混亂。
在民法上,民事權利有財產權和非財產權之分。侵害民事權利所造成的損害有財產損害和非財產損害之分。在法律上,非財產損害是以非財產的存在為前提,那么可以認為精神損害是行為人損害非財產權(直接侵犯和間接侵犯)為前提的,以精神損害為結果的一種民事責任。但是,這種提法在邏輯上不太確切,在法律術語中很難找到其對稱術語。人們很容易將財產損害作為精神損害的對稱術語,但這是不科學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家出售假貨怎么處罰
2021-01-20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巖汪湖鎮政府劃撥土地轉讓補辦出讓手續
2021-02-06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