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關于“勞動合同”的問題。我們以前經常會聽到一些關于勞動人與用人單位的勞動糾紛,那么我們國家既然有《勞動法》來保護個人的一些相關利益,怎么還會有這樣的糾紛出現呢?那一定就是“勞動合同”的關系了。律霸小編收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什么是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二、勞動合同的簽訂原則:
《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守如下原則:
1、合法原則。
勞動合同必須依法以書面形式訂立。做到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勞動合同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認和保護。
2、協商一致原則。
在合法的前提下,勞動合同的訂立必須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是雙方“合意”的表現不能是單方意思表示的結果。
3、合同主體地位平等原則。
在勞動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因為各自性質的不同而處于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對他方進行脅迫或強制命令,嚴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橫加限制或強迫命令的情況。只有真正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公正性
4、等價有償原則。
勞動合同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勞動合同是一種雙務有償合同,勞動者承擔和完成用人單位分配的勞動任務,用人單位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報酬,并負責勞動者的保險金額。
三、勞動合同的作用,勞動合同可以補簽嗎?
1、勞動合同是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式。以勞動合同作為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勢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這是由于勞動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也是千變萬化的,不同行業,不同單位合同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各不相同,國家法律法規只能對共性問題做出規定,不可能對當事人的具體權利義務做出規定,這就要求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權利義務。
2、勞動合同是促進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深感經營或工作需要確定錄用勞動者的條件和方式數量,并且通過簽訂不同類型不同期限的勞動合同,發揮勞動者的特長合理使用勞動力。
3、勞動合同有利于避免或減少勞動爭議。勞動合同明確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這既是對合同主體雙方的保障又是一種約束,有助于提高雙方履行合同的自覺性,促使雙方正確行使權力,嚴格履行義務。因為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有利于穩定勞動關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的,應當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經建立勞動關系,但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勞動關系包括了勞動合同關系和事實勞動關系兩種形態。
以上就是有關“不簽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在這一方面的問題是比較復雜的,也是生活中最容易產生糾紛的一塊,我們國家的法律對于這一塊也在不斷的完善。希望上文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補簽勞動合同,能否主張兩倍工資?
勞動者如何補簽勞動合同
員工不簽訂勞動合同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個人簡介:蘇揚,男,漢族,中國籍,專職律師,現執業于重慶盈科律師事務所,執業證號:15001201610607946。2、執業范圍:民事案件代理、刑事辯護及民商事案件。(可在律所官網等平臺查詢)3、執業地區:重慶4、經典案例:1擔任千億資產國企法律顧問。2.出版個人專著新三板財稅問題解析(三大央級出版社),執業八年以來,蘇揚律師領銜的律師事務所團隊代理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擔任轟動全國的12.14涉及槍支黑社會主要犯罪分子辯護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律師一直以來的執業理念是:只要我們決定受理這個案子,擺在事實面前的只有一個日程--打贏這場官司。我將全力以赴,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委托人解救出來,要把當事人的民事案件,當成自己的事情去辦理。不要畏懼政府,行政訴訟要勇于跟政府斗爭,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辜負當事人的委托。辦理案件要將心比心。
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拆遷補償款是否為行政賠償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