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桌喝酒一人死亡,同桌要賠償嗎(《民法通則》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作為同桌飲酒的人,如果有過錯,按過錯賠償;如果沒有過錯,但應酌情分擔相應民事責任。
根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二、承擔“酒責”的幾種常見情況
①故意灌酒型。
曾幾何時,不少地方“酒文化”中形成了“不喝醉不夠朋友”的潛規則,于是,酒席間相互灌酒成為習慣。在灌酒導致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由于灌酒者明知過量飲酒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而仍然實施這種行為,因此造成損害后果發生的,可認定為直接故意的主觀過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灌酒者應當承擔賠償的主要法律責任。
②放縱型飲酒。
“酒友”明知與其飲酒的人患有某種疾病或酒量有限或發現飲酒后的不良反映以及明知其它不良后果(如酒后駕駛)等,但仍不履行勸阻義務而與之對飲,對于該“酒友”的生命和安全不管不問、任其發展因而導致該“酒友”人身損害后果發生的,應認定為與受害人對飲的人具有間接故意的過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對對飲者應區別不同情況責令其承擔1/3以上賠償的法律責任。
③不予救助型。
“酒友”之間因有“相約飲酒協議”的存在,雙方不僅達成了共同飲酒的默契,而且由于共同飲酒過程中相互之間距離最近,相互之間還具有最容易獲取和發現飲酒者是否酒醉以及是否有不良反應等信息的便利和特征,從控制論和信息傳播原理的角度來看,同飲人之間對于發現有不良反應情況后,均具有及時通知、及時協助救護、及時照顧和幫助等法律和道德上的義務。
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同飲人違反了這些義務的一項或幾項或所有事項而造成其他“酒友”人身損害后果發生的,應認定“同飲者”的行為對損害后果的發生具有原因力,“同飲者”應按照原因力的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同桌喝酒一人死亡,同桌要賠償嗎?同桌喝酒有死亡情況,其他的同桌人是有賠償的先例,但不是所有的情況都能獲得賠償,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同桌喝酒一人死亡,其他人想要知道自己要承擔的責任時可以找律霸網律師進行詢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喝多少酒算酒駕
2020-12-19請律師發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知識產權專利證書幾年到期
2021-02-07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