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偷稅罪
偷稅罪,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納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刑法修正案(七),本罪已被逃稅罪取代。
二、偷稅罪中財務人員的責任
《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刑法》第31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根據《刑法》的規定偷稅罪的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才可構成(稅務人員作為此類犯罪的共犯除外)。在實際處理過程中,一般對單位判處罰金沒有異議,但因偷稅罪的特殊性,主要涉及到單位的財務處理問題,特別是企業法人代表及財務人員的責任劃分問題。
按照以上兩條刑法規定,單位犯偷稅罪,財務人員作為直接責任人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對單位的負責人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本法未作明文規定,特別是對于單位的負責人不知情或對稅收法律法規規定不熟悉的情況下,單位的負責人是否還應承擔刑事責任存在爭議。對此種情況,根據《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這就明確規定了單位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問題,單位負責人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三、偷稅罪處罰
(一)據刑法第201條、204條及最新司法解釋的規定,偷稅罪的處罰可分為:
(1)納稅人偷稅額占應納稅款的百分之十以上不到百分之三十,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到十萬元的,或兩年內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偷稅且偷稅額在一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數額百分之三十以上且偷稅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2)扣繳義務人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且占應繳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按上述規定刑種、刑度進行處罰。
(3)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在五年內多次偷稅行為,但每次偷稅數額均未達到刑法第201條規定而構成犯罪而數額較低,且凡未受到行政處罰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4)對單位犯偷稅罪的,并處罰金,并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刑法201條的規定處罰。
(5)納稅人、扣繳義務因同一偷稅犯罪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又被依送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依法定罪。并判處罰金的,行政罰款折抵罰金。
(6)實施偷稅行為,但偷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罰金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需要夫妻雙方簽字嗎
2020-12-31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