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侵權的特殊性
(一)主體的不平等性、不特定性
在環境污染侵權行為中當事人雙方力量懸殊巨大,加害一方常常為具有經濟、科技、信息實力經國家注冊許可的公司、企業集團乃至跨國公司,而受害人則多為欠缺規避能力和抵抗能力的普通農民、漁民或市民。與傳統侵權行為相比,主體間的實力具有不平等性。
在一些情況下,侵權主體與受侵害的主體具有不特定性。環境污染是伴隨經濟發展的“副產品”,有不少是由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無可厚非的日常行為蓄積造成的。如在由汽車排放尾氣造成的光化學污染事件及其他復合侵權事件中,要尋找加害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難的。受害人往往就更難確定,如1986年前蘇聯發生的**諾貝利核泄露事故,造成成百上千的人患上癌癥,并將危及后代人。
(二)侵害過程的間接性、復合性
環境污染是一種間接侵權行為,加害人的加害行為大多并不直接作用于受害人或其財產之上,而是通過“環境”這一中介物,對生存于其中的人或物等造成損害,其過程表現出極為明顯的間接性。同時,各種污染物質來源廣泛、性質各異,它們進入環境中以后,相互之間以及它們與環境要素之間往往又會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化學反應,并通過各種自然規律發生遷移、擴散、富集等現象,從而使得損害過程變得異常復雜,具有顯著的復合性。
(三)損害結果的持續性、潛伏性
污染物的不斷排放,其損害后果也將持續出現,即使停止了污染物的排放,污染損害也不會立即消失,而會在環境中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害,尤其是疾病損害,受害人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常常要潛伏很長時間,即使發現了通常也不能很快消除。換言之,受害人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害,環境污染侵權損害后果具有明顯的潛伏性與滯后性。如日本70年代發現的骨痛病,其潛伏期就達十余年。從1955年以來,日本富山縣神道川河岸的煉鋅、煉鉛廠不斷將含鎘的廢水排入河內,沿岸居民飲用了含鎘的水,吃了用含鎘的廢水澆灌的稻米,使鎘在人體內慢慢積蓄起來,一直到十幾年后,終于導致人們的骨骼變形萎縮。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占地苗圃賠償標準
2020-12-19非法轉包的法律后果如何
2020-12-29警察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怎么處理
2020-12-31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