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并規范國有企業的破產試點工作,國務院于1994年10月25日下發了《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1997年3月2日,國務院又下發了《國務院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補充通知》)。兩通知中對試點城市中破產企業職工的安置、破產財產(包括土地使用權)的處置、銀行貸款損失的處理等破產法實施中的一些難點作出較為具體的規定,并特別強調指出,實施企業破產必須首先安置好破產企業職工。由于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國有企業破產時的職工安置問題已成為制約破產法普遍實施的難題之一。實踐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在破產案件中如何妥善處理職工安置與債權人權益保護間的關系。國務院兩通知規定,安置破產企業職工的費用,從破產企業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所得中撥付。破產企業以土地使用權為抵押物的,其轉讓所得也應首先用于安置職工,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從處置無抵押財產、抵押財產所得中依次支付。破產企業財產拍賣所得安置職工仍不足的,按照企業隸屬關系,由同級人民政府負擔。安置費標準,原則上按照破產企業所在試點城市的企業職工上年平均工資收入的3倍計算,破產企業職工自謀職業的可一次性付給上述安置費。破產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由當地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機構負責管理。破產企業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的,其離退休費、醫療費由所在試點城市社會養老、醫療保險機構分別從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中支付。沒有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或者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不足的,從企業土地使用權出讓所得中支付,處置土地使用權所得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從處置無抵押財產、抵押財產所得中依次支付。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職工的生活費從破產清算費中支付。兩通知的上述規定,存在立法越權、與現行立法沖突、內容不合理等問題。這個問題如不能正確解決,將對我國破產制度的建立與實施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破產企業的職工安置費用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職工失業期間的救濟費用,包括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職工的生活費;二是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三是失業職工再就業的安置費用。筆者認為,依現行立法,職工安置費用正確的支付渠道應當如下:第一項費用根據我國早已實施的《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應從籌集的待業保險金中支付,除企業欠繳的待業保險費可從破產財產中撥付外,這部分費用不應再以任何名目從破產財產中支付。如所籌待業保險金不足以支付失業救濟金,應通過提高企業繳納標準或政府財政補貼的方式解決。至于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職工的生活費如何支付,應視其勞動合同是否解除和發生在破產宣告前后而定。對職工發生在破產宣告前且未解除勞動合同時的費用,應由破產企業支付,即從破產財產中撥付,但其性質并不屬于破產清算費即破產費用;對職工在破產宣告前解除勞動合同后發生的生活費,以及在破產宣告后勞動合同自動解除后發生的生活費,即應從待業保險金中支付,不應納入破產費用范圍,從破產財產中撥付。按照破產法之常理,破產費用是指為債權人共同利益而支出的費用,破產法第三十四條對其范圍作有明文規定。而破產企業職工的生活費顯然與債權人共同利益無關,根本不應從破產財產中撥付。第二項費用即破產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應當由當地社會養老、醫療保險機構負責管理支付。破產企業沒有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或雖參加但交費不足的,企業破產時,應將其應參加交納而未交或欠交的全部保險費用,從破產財產中向上述機構撥付補足,同時由上述機構負責離退休職工的費用支付;破產企業已參加上述社會保險并按時足額交納費用,或未參加但已足額補交費用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不足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時,不足部分不應再從破產財產中撥付,而應由當地政府財政支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約定效力受到限制
2021-02-04征地補償款發放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3-11擔保過期法院怎么處理
2021-02-13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職工在單位受傷可否起訴侵權責任
2021-03-03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