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補償法律內容是什么
(一)征地補償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3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1.76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2.64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4.4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64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72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0.16萬元。
(二)其他稅費
1、備地占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備地占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三)、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準,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并將協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
5、公開征地批準事項。經依法批準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外,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征地批準事項。縣(市)國土資源部門應按照《征用土地公告辦法》規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組公告征地批準事項。
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縣政府批準后應按法律規定的時限向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時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要協同農業、民政等有關部門對被征地集體組織內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審理中被告破產案件中止后該怎么辦
2021-01-01高鐵拆遷,村與村之間補償不一樣合理嗎
2021-03-19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出讓土地怎么交土地增值稅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