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法中的撤銷權的構成條件有哪些
(一)能夠予以撤銷的行為,必須是有害于債權人利益的行為。何謂有害于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是指該行為減少了破產人的現有財產后增加了破產人的負債,使得債權人的受償比例受到了減損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直接或間接受害者是全體破產債權人。對于行為的“有害性”,有的國家采用的是一般性標準,有的國家則采用的是債權人地位標準。前者是指行為的發生致使債務人的責任財產減少,導致債權人的受償受阻或增加難度,該標準立足于行為的發生是否使債務人責任財產的經濟價值有所減退的角度考慮;后者則基于債權人地位平等的破產法基本觀念出發,即某一行為使個別債權人獲得比行為發生以前有利的地位,如果沒有該行為的發生,則該債權人的實現權利的程度會低。有害于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既包括有償行為,也包括無償行為。有償行為包括非正常壓價出售企業財產等,這里的有償,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給付,但并不是相應的對價,既可能是一粒芝麻和一個西瓜的關系,也可能是一個大西瓜和一個小西瓜的關系。無償行為包括放棄財產權利、增與等。
(二)能夠予以撤銷的行為,必須是有害行為發生在破產程序開始前的臨界期間。
在破產程序開始前的一定期間內所為的某些行為,破產管理人或破產清算人有權請求法院撤銷,這個期間稱之為臨界期間。之所以有是否啟動破產程序之分,原因是,破產程序一旦啟動,破產債務人的財產即歸破產管理人或清算人所占有、管理和控制,而破產債務人失去了占有、處分的權利,即使處分亦屬無權處分,不發生物權效力,也不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而債務人的損害行為往往發生在破產程序開始前,因此,只有對在破產程序開始前的有害行為的存續期間加以限制,才能維護交易安全,平等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三)能夠予以撤銷的行為,必須存在有基于被撤銷行為而實際獲益的人。
破產撤銷權行使的主要作用在于恢復原狀,追回被破產債務人不當處置的財產。破產管理人或破產清算人要行使破產撤銷權,追回破產財產,必須找到被追償的主體,該主體就是破產債務人實施損害行為的實際獲益人,只有實際獲益人存在,破產撤銷權才能得以實現。反之,如果沒有實際的行為獲益人或行為獲益人已死亡或注銷,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破產撤銷權則無法行使。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內容。破產法中的撤銷權是相關人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對破產程序進行撤銷,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一般是在債權人才擁有撤銷權,并且能夠使用。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