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體現了破產債權人的權利嗎
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體現了破產債權人的權利
重整計劃被法院批準后,即對所有債權人具有普遍的約束力。重整計劃的執行主要涉及兩方面的主體,即執行主體和監督主體。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87條的規定,重整計劃由債務人負責執行,但必須受管理人的監督。這種制度安排較好地平衡了債權人、債務人等各方的利益,能夠推進重整計劃的執行。但是,由債務人作為唯一執行主體,會導致在重整計劃的執行過程中缺乏選擇性,一旦債務人沒有盡到自己的執行義務,只能由法院宣布重整失敗,進而宣布公司破產清算。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90條的規定,自人民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之日起,在重整計劃規定的監督期內,由管理人監督重整計劃的執行。在監督期內,債務人應當向管理人報告重整計劃執行情況和債務人財產狀況。我國破產法的上述規定內容尚有需要完善之處。首先,應當進一步明確債權人委員會在重整計劃執行中的監督權。其次,應當明確管理人及債權人委員會在重整程序執行中行使監督權的具體權限和程序。
一、重整程序對債權人利益保護造成的影響
首先,債權人的受償時間將會延遲。在破產清算程序中,法院一旦宣布債務人破產,債權人將對財產進行分配。但在重整程序中,債權人在重整期間內的請求權將自動停止。
其次,債權人將承擔重整失敗的風險。在實踐中,重整申請大多是由債務人提出的,債權人很少主動提出重整申請,這主要是因為重整的成敗對于債務人和債權人的影響截然不同。對于債務人來說,如果重整成功,可以擺脫債務危機,獲得重生的機會;即使重整失敗,最多是和清算同樣的結果。對于債權人來說,如果重整成功,債權人會受益;如果重整失敗,債權人(特別是大債權人和擔保債權人)將會受到比清算更大的損失。
二、重整申請中的債權人利益保護
《破產企業法》對重整原因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規定。首先,當企業法人不能償還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明顯缺乏償債能力時,可以提出重整。其次,即使在企業法人尚未達到上述情形的情況下,如果具有了明顯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企業仍可以提出重整。《企業破產法》沒有將重整原因限于實際的支付不能,債務人在可能發生支付不能的情況下也可以申請破產重整,這樣的規定放松了申請重整的條件,整體來講對債權人的利益保護是有利的。通常情況下,債務人不會像債權人提供十分真實的企業經營狀況。放寬重整申請的條件,當債務人有喪失清償能力的可能性時即可提出重整,債權人的利益也能相對及時地得到保護。同時,放低破產重整的門檻,使各方的利益糾紛盡快進入司法程序,由法院在了解具體情況后進行公正裁判,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企業破產法》賦予了債務人、債權人和出資人申請重整的權利。債務人、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在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情況下,債務人或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從積極方面講,這樣的制度設計照顧到了債務人、債權人、出資人的利益需要,也兼顧了公司自治和外部干預的利益平衡,具有合理性。但是,為了不讓重整程序淪為債務人阻止債權人實現合法債權的手段,不讓重整程序淪為國家機器干預市場經濟的手段,人民法院在審查重整申請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把握受理標準,并在操作層面不斷進行完善。
三、重整計劃制定、批準中的債權人利益保護
(一)重整計劃的制定
根據《企業破產法》第80條的規定,債務人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的,由債務人制定重整計劃草案;管理人負責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的,由管理人制定重整計劃草案。由債務人制定重整計劃的優點在于,債務人的管理層比臨時組成的管理人更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更熟悉企業的內部運作,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發揮優勢等方面考慮,這無疑是有利的選擇。但是,債務人作為利益相關方,容易侵害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利益。管理人制定重整計劃的優劣勢與債務人恰恰相反。與債務人相比,管理人在重整程序中處于中立的地位,并有監督人的監管,能夠相對公正地維護債權人的利益;同時,管理人憑借其專業知識,能夠在企業重整過程中發揮獨特的優勢。但是,管理人作為外聘人員,存在不熟悉債務人經營情況、不懂市場行情等劣勢。
總的來說,管理人地位中立,在制定重整計劃的過程中能夠統籌考慮和平衡債務人、債權人、企業職工等各方利益,更易于制定出讓各方能夠接受的重整方案。
(二)重整計劃的表決通過和強行批準
我國破產法采用了國際通行的按債權分類進行表決的做法,將重整計劃中的債權分為四類:有擔保的債權、勞動債權、稅款和普通債權。在表決規則上,我國采取的是雙重標準制,即要求表決權額和表決人數都滿足一定的比例。《企業破產法》第84條規定:“出席會議的同一表決組的債權人過半數同意重整計劃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該組已確定債權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即為該組通過重整計劃草案。”
重整程序之所以能夠有效地避免企業破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較其他程序更強的強制性。根據《企業破產法》第87條的規定,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的表決組拒絕再次表決或者再次表決仍未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但重整計劃草案符合下列條件的,債務人或管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批準重整計劃:(一)按照重整計劃草案,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就該特定財產將獲得全額清償,其因延期所受的損失將得到公平補償,并且其擔保權未受到實質性損害,或者該表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二)按照重整計劃草案,勞動債權和稅款請求權將得到全額清償,或者相應表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三)按照重整計劃草案,普通債權所獲得的清償比例,不低于其在重整計劃草案被提請批準時依照破產清算程序所能獲得的清償比例,或者該表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四)重整計劃草案對出資人權益的調整公平、公正,或者出資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五)重整計劃草案公平對待同一表決組的成員,并且所規定的債權清償順序不違法本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六)債務人的經營方案具有可行性。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法院強制批準的把握尺度主要采用了清算檢驗標準,即債權人依照重整計劃可獲得的清償,不低于他們在債務人破產清算的情況下能得到的清償分配,這基本上體現了法律的強制性與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結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上述規定,如果表決組已經通過重整計劃草案,即使重整計劃中規定的清償分配少于破產清算的情況下能得到的清償分配,該表決組中持反對意見的債權人也必須同意,這樣就對表決組中持反對意見的債權人的利益造成了侵害。
四、法律建議
企業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后,作為債權人,應從以下方面積極維護自身權益:一是積極向人民法院推薦合適的管理人;二是協助人民法院尋找合適的戰略投資人,從實踐來看,破產重整中的戰略投資人多為以完善戰略布局、延長產業鏈為目的的同行業企業及上下游企業,以及具有較強資金實力的國有企業;三是充分利用表決權這一籌碼,促使戰略投資人作出盡快支付清償資金的承諾,以實現債權清償這一最終目的;四是在重整計劃執行過程中發揮好監督作用,時刻關注企業的運行狀態。總之,債權人應當熟悉了解、善于運用破產重整的法律規定,合理合法地爭取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作廢怎么處理
2020-12-24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分居半年可以起訴離婚嗎
2020-12-22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