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流轉人能否取得征地補償款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土地使用權流轉后,流轉人一般是不能取得征地補償款的,土地補償款歸農村集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顚S?,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土地使用權流轉后,流轉人一般是不能取得征地補償款的,土地補償款歸農村集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