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拆遷賠償標準
集體土地上宅基地房屋征收拆遷,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地拆遷的補償標準不是固定的,沒有統一的計算標準,因為需要參考的因素非常多,如市場價格、政策等,當然,確定補償數額還是和當事人協商確定最好,這樣不會因此產生補償糾紛。
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構成。
二、房屋拆遷的主要程序
1、調查核實。
拆遷人收到征地批文后,首先要到派出所、房管站抄錄征地范圍內的常住人口,以及全部房產情況,按表格逐一登記,并上門大量核實。
2、逐戶走訪。
拆遷人應成立拆遷小組,對所有的被拆遷人逐戶走訪,全面進行宣傳接觸,了解被拆遷人的拆遷安置愿望。
3、編制拆遷計劃。
根據調查核實的情況以及國家、地方有關拆遷的法律規定,及時編制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確定拆遷時間、拆遷步驟和拆遷形式。
4、申請拆遷。
拆遷人持有關的國家批文、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向當地拆遷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申查批準并領到拆遷許可證后,方可進行拆遷。
5、發出拆遷公告。
拆遷許可證一經批準發放,拆遷主管機關應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以公告或其他形式予以公布,同時應作好房屋拆遷的宣傳、解釋工作。
6、簽訂協議。
在公告規定的時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按國家和本地區關于安置、補償的有關規定在自愿、有償的基礎上簽訂協議書。協議應明確補償辦法和數額、安置面積和地點、搬遷過渡方式和時限以及違約責任等。協議經雙方同意,可送拆遷主管機關備案和公證機關公證。
7、實施拆遷。
被拆遷人搬遷后,拆遷人應及時在批準的拆遷范圍和期限內實施拆遷。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