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不是遺產,不可以被繼承,以家庭為單位承包的耕地,當事人去世后,其他家庭成員還可以繼續使用。但集體土地不能作為遺產的性質處理,因為集體土地是集體財產,其他個人財產的遺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法律上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適當的遺產。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農村的集體土地是不可以按照遺產的性質來看待的,比如家里面承包的這些土地,隨著老人的去世,家庭成員當中這些子女的戶口也都遷往城市了,那土地就不能繼承了,村委會會收回,集體土地的宅基地也不能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子可以繼承。
遺產繼承費用中訴訟費用是多少
遺囑無效時遺產如何繼承
最新法律規定繼承遺產要交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訂金
2020-12-01土地交換合同范本
2020-11-20汽車碰撞電瓶車索賠多久會過期
2020-11-12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