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了誹謗罪,即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一旦被認定為誹謗罪,會受到刑事追究,面臨嚴厲的刑事處罰。那具體來說哪些屬于誹謗罪的構成要件?也就是說,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本文就上述問題介紹如下。
一、哪些屬于誹謗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2、客觀要件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二、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誹謗罪的構成要件中,其客觀方面表現為散布捏造的事實。具體來說: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
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可能屬于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2)誹謗罪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2、誹謗罪的構成要件中,散布捏造的事實需達到嚴重的程度。具體來說:
(1)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2)情節輕微的誹謗行為不構成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我們對“哪些屬于誹謗罪的構成要件”以及“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有了進一步認識。犯誹謗罪,除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被害人告發,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即所謂的“不告不理”。所以如果遭受誹謗,不妨請專業的刑辯律師代理,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從而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而另一方面,如果被控誹謗罪,也要積極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損。
互聯網辱罵誹謗怎么告誹謗者?
侮辱罪和誹謗罪相同點是什么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進行交通事故鑒定
2021-03-02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在何種情況下不得使用訴訟方式請求支付保險金
2021-01-12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如何認定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效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