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定構成侵犯名譽權行為?
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币虼?,在具體認定行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譽權時,應從以下四方面來確定:
1、行為人主觀有過錯。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
2、行為人行為違法。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3、存在損害后果。由于名譽權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譽權的損害后果與一般侵權后果的表現有所不同,前者較為隱蔽,且舉證比較困難。如公民因加害人行為導致社會和他人對其品德評價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為導致商譽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終止等。我國還沒有明文規定名譽權損害后果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涉訴的名譽權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對于是否存在損害后果及后果嚴重性,沒有法定和統一的衡量尺度,這也是完善名譽權保護制度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綜上所述,名譽權是公民的重要權利,如果被人侵犯,要從構成要件看行為是否違法。侵犯名譽權的行為具體表現是通過誹謗,侮辱等,主觀上存在過錯,可以是故意也可以過失。侵犯名譽權一般涉及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得到賠償,包括賠禮道歉及精神損失賠償等。
新聞報道侵犯他人名譽權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名譽權糾紛開庭后裁決時間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漢堡王用過期食材,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2-19股東名稱變更是否需要工商變更
2021-02-24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工地上工人年齡不能超過多少歲
2021-02-04代理人身損害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13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監事最大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2020-12-22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