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財產,根據法律規定,是指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取得、依法由夫妻雙方共同享有所有權的共有財產。包括: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1)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2)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3)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夫妻訂立財產約定成立的要件
第一,當事人雙方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訂立夫妻財產約定的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由于我國法定婚齡大大高于成年年齡,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障法》禁止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所以當事人無論是婚前訂立夫妻財產約定或者婚后訂立夫妻財產約定,都不會涉及未成年問題。當事人在訂立夫妻財產契約時依法當然是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同時,當事人一方的男性不得早于22周歲、女性不得早于20周歲。
第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意志自由并能確認自己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內心意志與外部表現相一致的狀態。意思表示真實的情形下訂立的夫妻財產約定,才能對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的內心意志與外部表現不適應,則意思表示不真實。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行為不正當地干涉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嚴重破壞了意思自治原則,極大地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因此,這些行為導致的意思表示于法于理有悖,不能產生法律上夫妻財產約定的效力。
第三,當事人親自為的行為,不適用代理
夫妻是婚姻財產關系的主體,是財產權利的享有者和財產義務的承擔者。訂立夫妻財產約定是一種與當事人身份有密切關系的法律行為,當事人必須親自實施,不得代理,其他任何人代替婚姻關系當事人所作的約定都無效。同時,因契約關系到當事人雙方一生或重大的個人財產利益,涉及到夫妻雙方相互扶養的義務,涉及到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的義務以及對長輩的贍養義務,因此只有當事人本人才能恰如其分地訂立與其社會、經濟地位適格的契約。如中國**公司安徽分公司的何某與其妻子李某訂立的夫妻財產約定必須也只能由何某與李某簽訂,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洞察何某、李某的內心真正感受。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共同財產指夫妻在婚姻期間,一方或雙方取得、依法由夫妻雙方共同享有所有權的共有財產。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居期間可以談戀愛嗎
2021-01-15主播合同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01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農村征地中,哪些情況下可以拒絕簽字
2021-01-31拆遷是根據房產證還是戶口
2021-03-22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用計算標準
2020-12-10農村舊房拆遷能補貼多少,和城市拆遷一樣嗎
2021-02-27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