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懲罰性賠償法律法規是怎么規定的?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一規定吸收了英美法懲罰性賠償的理論,屬于懲罰性賠償而非補償性賠償,意在通過對方請求人提供較充分的補償,鼓勵消費者同欺詐行為和假貨作斗爭,以維護全體消費者的共同利益不受侵犯。
二、消費者權益保護中懲罰性賠償金的適用一般應具備如下條件:
第一,適用懲罰性賠償金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經營者和消費者。消費者是請求權的權利主體,經營者是懲罰性賠償金的義務主體,其它人不能成為懲罰性賠償的主體。這里要注意的是,將消費者理解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的人的觀點是過于狹窄的,消費者的含義本身是相當廣泛的,它不僅包括為自己生活需要購買商品的人,也包括為收藏、保存、送人等需要而購買商品的人,還包括替家人、朋友購買物品以及代理他人購買生活用品的人。是指非以盈利為目的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人。
第二,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關于欺詐行為,人們看法不一。目前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1996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第三,懲罰性賠償以消費者有實際損失為要件。這里的問題是如何認定消費者的實際損失。筆者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要支付一定代價,如果支付一定價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務是不真實的或者質量有瑕疵時,他本身就受到了損害,包括物質損失、精神損害以及其他無形的精神損害,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金。
第四,必須由受欺詐的消費者提出雙倍賠償的要求。因為民事責任的承擔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消費者沒有提出該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追究經營者雙倍賠償的責任。
以上就是懲罰性賠償的具體情況,對于懲罰性賠償的具體情況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來調查取證后認定,我國法律上是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是不多的,具體情況下應當結合情況來認定是否可以適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出合法的認定。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分居證據怎么辦
2020-12-11車禍骨折有必要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14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