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林其凱,在北京大鵬重光商貿有限公司打工期間,因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一案,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檢察院指控犯罪嫌疑人林其凱等在生產、銷售中以假充真、以此充好,貨值達160余萬元。銷售金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其行為觸犯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辦案思路及心得
張印富律師接受林其凱親屬的委托后,經過了解案情,認為: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成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供認。但根據了解到的案情,犯罪嫌疑人作為公司的員工,是在履行職務過程中實施的犯罪行為,具有職務性,符合單位犯罪的特征;其犯罪行為符合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犯罪構成。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刑法》二百一十三條規定,假冒注冊商標罪,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兩罪相比較,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較輕。經過分析,確定四點辯護思路:一、誠懇認罪,爭取認罪態度好,從輕處罰;二、主張本案是單位犯罪,犯罪嫌疑人是從犯,爭取減輕處罰;三、公訴機關罪名不成立,應該是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而非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爭取改變罪名,按輕罪定罪處罰;四、無犯罪前科,爭取從輕處罰。
裁判結果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認為:辯護人意見關于本案不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而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系單位犯罪的辯護意見,予以采納;犯罪嫌疑人系履行職務過程中實施犯罪行為,起次要作用,系從犯,減輕處罰。判決,被告人林其凱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罰金人民幣八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十年的訴訟時效有變動可能嗎
2020-12-02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離婚時對拆遷補償款該如何分割
2021-01-04拆遷戶可以不同意拆遷嗎
2020-11-15劃撥性質土地和出讓性質土地拆遷是不同的嗎
2021-03-02鄭州危改房拆遷的補償標準
2021-03-01拆遷安置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12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內容
2021-01-02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征地統一年產值補償標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