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責任由誰來承擔
我國《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合同法》第112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據此,合同違約,應對采取承擔以下違約責任:
(1)繼續履行。合同義務沒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按照合同約定繼續履行,直至達到合同目的。此種情況多適用于標的物是特定的必須履行的、不得替代履行的情況。
(2)采取補救措施。履行債務的標的物品質不符合合同約定,不需繼續履行而只需采取適當補救措施,即可達到合同目的或守約方認為滿意的目的。比如交付的產品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可以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賠償金。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約定的,一方因違約給對方造成實際損害的,按實際損害數額給予賠償的責任承擔方式。當事人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4)違約金。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約定的一方或各方違約時,違約方要支付給守約方一定數額的貨幣以彌補守約方損失,同時兼有懲罰違約行為作用的違約責任方式。承擔違約責任后,是否還要繼續履行或采取補救措施,可由合同各方協商確定。但是,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繼續履行。
違約行為,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行為。
這一定義表明
(1)違約行為的主體是合同當事人。合同具有相對性,違反合同的行為只能是合同當事人的行為。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行為導致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對于合同對方來說只能是違反合同的當事人實施了違約行為,第三人的行為不構成違約。
(2)違約行為是一種客觀的違反合同的行為。違約行為的認定以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在客觀上與約定的行為或者合同義務相符合為標準,而不管行為人的主觀狀態如何。
(3)違約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合同對方的債權。因違約行為的發生,使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從而侵害了債權。
違約責任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將違約行為做以下分類:
(1)單方違約與雙方違約。
雙方違約,是指雙方當事人分別違反了自己的合同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在雙方違約情況下,雙方的違約責任不能相互抵銷。
(2)根本違約與非根本違約。
以違約行為是否導致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為標準,違約行為可作此分類。其主要區別在于,根本違約可構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3)不履行、不完全履行與遲延履行。
(4)實際違約與預期違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因此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是不履行那一方承擔。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清楚的地方,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