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在無先后履行順序時,一方在對方未對待給付以前,可拒絕履行自己債務之權。法律上設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護雙方當事人之間在利益關系上的公平。一方不履行自己所負義務而要求對方履行義務,在法律上看來是有悖于公平觀念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并不是法律上賦予提出抗辯的一方當事人借對方沒有履行合同給付義務,來免除自己應履行合同給付義務的權利,而是將對方履行合同給付義務作為自己履行合同給付義務的條件。因此,同時履行抗辯權在功能上是使對方向自己提出的履行請求權的效力延期發生,從而在性質上是一種延期履行的抗辯權。也就是說,如果對方當事人開始履行了他的給付義務,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效力就自行歸于消滅。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律性質在理論上有兩種觀點。
一是交換請求權說,認為雙務合同的當事人僅享有以自己給付請求他方給付的權利,從而在訴訟上原告必須證明其本身已履行義務或無先給付義務。
二是抗辯權說,認為雙務合同當事人的請求權是相互獨立,僅其實現因他方當事人行使抗辯而互相發生牽連而已。其主要理由是基于訴訟上的考慮,當原告請求被告履行其債務時,不必證明其本身已履行對待債務。抗辯權依其性質屬于形成權,而同時履行抗辯權屬于抗辯權中的一種,是一時的抗辯權或延時的抗辯權。因此,同時履行抗辯權依其性質應由當事人來行使,法院或仲裁機構不能依職權主動適用。被告必須主張法院才能審理,否則法院無審理義務。若被告缺席,又不提出抗辯,法院應判決被告敗訴。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理根據是雙務合同的牽連性,合同雙方在雙務合同中,一方的權利與另一方的義務之間具有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關系,給付與對待給付具有不可分離性。
所謂雙務合同的牽連性,分為發生上的牽連性、存續上的牽連性和功能上的牽連性。發生上的牽連性,是指一方的給付與對方的對待給付在發生上相互牽連,即一方的給付義務不發生,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也不發生。存續上的牽連性,指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債務人免給付義務,債權人亦免對待給付義務。功能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所負給付與對方當事人的所負對待給付互為前提,一方不履行其義務,對方原則上也不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強制措施是否享受年休假
2021-02-19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11-27土地流轉法律法規和最新國家政策是什么
2020-11-19探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