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因為夫妻感情不和或者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很多人都選擇結束婚姻關系。財產分割以及孩子撫養權等問題,隨著離婚進程的推進也逐漸成為大家主要關注點。房產分割一直比較復雜,那么離婚房產補償款如何分配呢?
一、離婚時,土地(房屋)征收補償款如何分配?
在農村征地拆遷補償過程中,關于土地(房屋)征收補償款的分配有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補償款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應當予以分割。《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包括: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予的財產;其他財產。”《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一條規定“其他財產”包括:“一方個人財產的投資收益;雙方實際取得或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雙方實際取得或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因此,由于補償款是在婚后取得,也即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理應分割。
第二種意見認為,補償款是對被征地農民因失去耕地的補償,是失去土地的農民今后的生活保障和主要依靠,不應當按照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應歸失去土地的農村所有。
以上兩項意見都有存在的意義。實際上,在離婚時對于取得的補償款的分配主要是看夫妻雙方的戶口問題。
如果夫妻雙方均為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員,即均為農村戶口,則此征收補償款均為按照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配。
如果夫妻一方不是農村戶口,則需要具體區分考慮。在農村征地拆遷補償中,農村土地(房屋)征收補償款一般是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宅基地補償款和房屋補償款。
就房屋補償款而言,由于房屋應屬夫妻共同財產,即使是非農業戶口的夫妻一方,也是有權分得應得的那份房屋補償款的。
就宅基地補償款而言,我國實行的宅基地政策,宅基地承載了對集體成員的特殊的社會保障功能,非農業戶口是不得購買宅基地的,只有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有權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因此宅基地補償款的取得具有人身專屬性,如果非農業戶口的夫妻一方分割、取得宅基地補償款,就會對農業戶口的夫妻一方基于其特定身份而取得的財產權構成侵犯,并且不利于農業戶口的一方今后的生存保障。因此非農業戶口的夫妻一方無權取得宅基地使用權,也即其無權分得宅基地使用權的征收補償款。
房屋補償款主要依據雙方的戶口具體分析。如果是非農業戶口,其中一方可以要求分割房屋補償款但是不具備分割宅基地補償款的權利。如果想要在財產分割中得到更多的財產,可以申請律師幫助。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領取離婚證的流程,辦理離婚證要多久
夫妻間借款離婚后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2021-03-19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借法人資金需要寫借款協議嗎
2021-03-18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