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合同應該先履行的一方發現對方已經沒有履行能力時,怎么辦?
如果在履行合同時發現對方的經營或者財務狀況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自己的履行很有可能得不到對應的履行,那么可以運用合同法規定的措施保護自己的利益。具體說,就是中止履行自己的義務。
合同的約定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約定全面地履行義務.法律只是為了保護應當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免受將來極有可能產生的損失,才作出這種可以中止履行的規定。也正是因為如此,合同法對這項制度規定了嚴格的條件。當事人面臨的情形必須符合了法律規定的條件才能運用這項保護措施。
合同法規定的具體條件是: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3.喪失商業信譽;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如果對方存在這些情形,應當先履行的一方就可以中止履行自己的義務。但是,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如果對其將來的履行提供了適當擔保,應當先履行的一方就應當恢復履行。如果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就可以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