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代理人相對當事人的特征有哪些
1、訴訟代理人始終是以被代理人名義進行訴訟活動
設立訴訟代理制度是解決當事人不能或難以親自訴訟的困難。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活動的唯一目的是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參加訴訟活動始終是以被代理人名義,不能也不允許他以自己名義為訴訟行為或接受對方的訴訟行為。否則,他就不是訴訟代理人而是當事人了。可見,以誰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是區分訴訟代理人和當事人的重要標志。
2、訴訟代理人必須具有訴訟行為能力和一定的訴訟基本知識
訴訟代理人具訴訟行為能力是他充當代理人的首要條件。只有具備這一條件他才能代替那些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參加訴訟。在訴訟持續期間,如果訴訟代理人突然喪失訴訟行為能力,他就喪失代理人資格。
訴訟代理人還須具備一定的訴訟基本知識。例如具備社會所需的社會經驗、文化知識、表達能力和一定法律修養。否則就難以代為訴訟,也難以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3、訴訟代理人必須在訴訟代理權限范圍內進行活動
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依法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作為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卻不一定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訴訟代理人享有訴訟權利的多寡,全由“訴訟代理權限”決定。“訴訟代理權限”或由法律規定或由當事人授予。訴訟代理權限由法律規定者稱為法定訴訟代理人;由當事人授予者稱為委托訴訟代理人。如果訴訟代理人不充分行使“代理權限”即構成失職;超越“代理權限”視為越權。前者會遭到被代理人反對,后者不會被人民法院認可。
4、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活動的終極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終極后果是指人民法院對案件的最后判決結果。在當事人親自進行訴訟時,訴訟行為人與訴訟終極結果承受人是一致的。當訴訟由訴訟代理人代為進行時,訴訟行為人與終極結果承受人就要發生分離,即終極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而不由訴訟代理人承擔。因為訴訟代理人在代理權限范圍內的訴訟行為是一種法律上的勞務行為。他是幫人打官司,而不是為自己爭輸贏。
值得說明的是,訴訟代理人不承擔終極后果,不等于訴訟代理人不享有訴訟權利或不負有訴訟義務。訴訟代理人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在訴訟中他要依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訴訟代理人的違法行為,如妨害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則直接由訴訟代理人承擔,不得轉嫁給被代理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哪些人是被扶養人
2020-12-30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遇到暴力拆遷時應該怎么做
2021-02-04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03父母房子拆遷后換成兒子名字要交契稅嗎
2021-03-21人戶分離情況下拆遷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么
2021-03-08